首頁>健康>

一提起老年性痴呆,很多人首先想起來的是“阿爾茨海默氏病”。其實,除了阿爾茨海默氏病之外,還有一種老年痴呆也很常見,這就是——血管性痴呆。

腦病專家、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趙敏教授介紹,血管性痴呆是阿爾茨海默氏病老年痴呆症中僅次於的第二常見形式。25%的中風患者在中風後一年內出現新發作的痴呆,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痴呆的發病率為0.039%,其中血管性痴呆佔68.5%居首位。

由於血管性痴呆相對預後較好,是唯一可以預防的痴呆型別。因為80%以上的血管病是可以預防的,遺傳只佔15%左右。因此,早期發現和及時診斷、治療至關重要,也許會具有可逆性或延緩病程進展。

什麼是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僅次於阿爾茲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型別,其發病率隨著腦卒中、心血管疾病等的劇增而上升趨勢明顯,是由一系列腦血管因素( 缺血、出血、急慢性缺氧等) 導致腦組織損害引起的以認知功能減退為特徵的臨床綜合徵。男性多見,尤其是在有腦小血管疾病的患者更為常見。

由於血管性痴呆相對預後較好,是唯一可以預防的痴呆型別。因為80%以上的血管病是可以預防的,遺傳只佔15%左右。因此,早期發現和及時診斷、治療至關重要,也許會具有可逆性或延緩病程進展。

血管性痴呆VS阿爾茲海默症

那麼,血管性痴呆和大家的“老熟人”阿爾茲海默症是什麼關係呢?

從臨床症狀上看,二者有很多相似之處,以至於很多人根本分不清。其實它們有著本質區別。

一是病因。血管性痴呆是腦血管病變及其危險因素導致的,而阿爾茲海默症病因是中樞神經退行性病變。如果患者多次出現腦血管疾病(比如中風)或者有多種血管疾病風險因素,則更可能是血管性痴呆。

此外,阿爾茲海默症往往起病隱匿,症狀基本呈直線進行性發展,逐年加重。而血管性痴呆症狀往往呈波動性,可能症狀突然出現或者突然加重,讓人措手不及。

這幾類人小心

首先要小心的是有腦血管病病史的人,比如有多次卒中史,包括腦出血、腦梗塞、腔隙性腦梗塞、腦微出血等。

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慢病患者也要格外小心,這些慢病對腦血管的長期慢性損傷較大。

有吸菸、酗酒、熬夜、飲食結構不合理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

有痴呆家族史。

高齡老人。

可以從這些方面預防

警惕、對付血管性痴呆,關鍵在於未雨綢繆,做好腦血管病變及其危險因素的防治。具體怎麼做?

《2019年中國血管性認知障礙診治指南》明確提出,根據大資料和計算機模型分析估計,控制好7個重要危險因素,有望減少全球1/3的痴呆發生,尤其是血管性痴呆。而這7個重要危險因素是: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吸菸、低教育水平和心血管病。

要避免以上因素,除了提高受教育水平外,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專家名片

趙敏,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醫院副院長,國家中醫管理局腦病重點專科負責人。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眩暈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常務委員、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睡眠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河南省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醫養結合分會會長、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神經科專業委員會常委、河南省中醫藥學會理事。

長期從事中醫腦病、老年病和代謝性相關疾病診療的基礎、臨床研究、教學工作,擅長診治眩暈、睡眠障礙、頭痛、癲癇、認知障礙(痴呆)、中風及代謝綜合徵等相關疾病的診斷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在臨床和研究工作中,注重發揮中醫藥的臨床優勢,尤其是開展了通腑、化瘀法對急危重症尤其是中風急性期治療的研究,取得了值得進一步研究的成果。臨床實踐中,重視心身共病的臨床特徵,發揮五神同調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臨床效果。先後主持和承擔國家中醫藥行業專項、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及省級醫學科技重點專案等臨床研究,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河南省中管局科技攻關一等獎和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獲取發明專利1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參編專著4部。

7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手汗頻繁,你還不知道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