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不僅位置居中,作用也是如此。在各臟腑中,心臟就是“皇帝”,穩坐釣魚臺,對各個臟腑器官發號施令。同時也在關注著“文武大臣”的一舉一動,如果哪個器官出了問題,首先就要追究“領導”——心臟的責任,因為,它不僅“有權”,還要擔責任,“百病皆由心生”嘛。但是反過來說,在養生的時候,首先應該“搭理”的,也是這個心。
為什麼說“心是君主之官”呢?在《素問▪靈蘭祕典論》中記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可見聰明的古人早已對臟腑研究得很透徹了,我們今天所講的,並非是“胡編亂造,信口雌黃”,而是在沿用和發揚古人的睿智。
心臟如同人體的發動機,更像是個水泵,它把血液泵到全身各處,給所有器官提供養料。如果心臟出了問題,泵出去的養料少了,你讓其他各臟腑情何以堪?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不給解決,還怎麼給你幹活賣命?擼起袖子,也只能是看看胳膊,沒力氣幹活了。
各臟腑一罷工,零部件一停止運轉,“人”這臺機器就報廢了。所以說,心臟的位置是重要的,各臟腑“大臣”的命都握在它這個皇帝的手心的。無論誰的“生死”跟它都是分不開的。
除了給各個器官提供養分外,它還決定著人的精神面貌,在中醫理論中,“心藏神,主神明”,就是說,人的一切感覺、精神等,也要受到心的影響。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方面的責任應該是大腦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的人腦部受傷,甚至只剩半個大腦了,但同樣地學習生活,沒受半點影響,甚至是成績更好。這就足以說明,人的一切活動是受心神來支配的。
另外,也許你也注意到了,那些心臟不好的人,往往都是面色萎黃,精神萎靡,說得難聽一點,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樣,沒有“精氣神”。而心臟功能強的人,即便年齡很大了,也是紅光滿面、容光煥發,就像老樹迎來春風,充滿著生機。所以說,心臟不光主血,還藏神,心明則神明,人才能更健康。
“人之疾病,皆不外於陰陽”,什麼是心陰和心陽呢?在《內經知要▪陰陽》中記載:“人之疾病,雖非一端,然而或屬虛,或屬實,或屬寒,或屬熱,或在氣,或在血,或在髒,或在腑,皆不外於陰陽,故知病變無窮,而陰陽為之本”。這段話的大意就是說,無論你哪裡“來了毛病”,無外乎都是陰陽之間出了問題而已,只要陰陽不發生偏移,人就會健康常伴。
心陰和心陽是相對而言的,世間萬物都有陰陽之分,人體內自然也存在著“陰氣”和“陽氣”,心陽就是心的陽氣,無論陽氣過於旺盛還是過衰,都會引發血脈和心臟出現問題。心陰指的是心的陰液,心陰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和腎、肺等器官都有著緊密的聯絡的。
心陰不足或心陽上亢都有哪些症狀呢?又該如何調養呢?1、心陰不足,就是人們常說的心陰虛證,如果你經常感到心煩意亂、失眠而且多夢,那麼多半是心陰不足所造成的。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由於身體患病或者是思慮過多,導致心陰液損耗過大,無法正常的滋養心臟,心火不足,寒邪入侵,從而引發體虛心傷。
調理心陰虛也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2、如果體內心陽過足,就會上亢,表現為口乾舌燥、上火燥熱等,此時要及時調養,以免時間久了會引發疾病。調理心陽上亢,飲食上要涼熱有度,不要因為喜好而吃過多涼或熱的食物。同時在運動上也要適可而止,以免加重心臟的負擔。
總之,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中醫稱之為“君主之官”,它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如果心血管系統發生了問題,那麼將會影響到全身的各個器官,所以說,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飲食、運動等方面的調理,來給心臟最好的養護。同時,在養心的過程中,要調心陰,護心陽,使體內的陰陽保持平衡,這樣身體才會長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