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天氣寒冷,糖尿病人更要注意腳部保暖問題。很多人對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足談之色變,但卻對腳步護理一知半解。

一、天氣寒冷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足部護理

醫學研究認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可見腳在人體健康中的重要位置。一旦腳生病,則可影響全身健康,這對糖尿病人則顯得更為突出。據報道,美國所有糖尿病住院病人中,有20%的病人是因為足部感染及其它併發症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因足感染而截肢者,佔所有非外傷性截肢的25%-50%,所以糖尿病人要注意腳的保健。

糖尿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其防禦能力下降,且雙下肝的皮下脂肪減少,防寒能力減弱,當雙腳受到寒冷的刺激,可引起區域性血管收縮。而腳與鼻咽有著密切的聯絡,因此腳受冷後,可反向性地引起鼻咽部血管收縮,使鼻腔內的纖毛活動減速慢,防病能力下降,隱藏在鼻咽部的細菌則趁機活躍,容易患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並可由此而併發支氣管炎、肺炎、心肌炎等。那些伴見慢性支氣管炎等病患者,可以使宿疾加重,甚至發生嚴重後果。

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經病變,造成腳的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營養障礙和區域性感覺遲鈍,區域性抵抗力低。日常活動中,難免跌倒、碰撞受傷,下肢面板因此發生破損;足部真菌感染形成足癬,常易繼發化膿性細菌感染;老年病人由於手腳不靈便,剪趾甲時,動作不協調,易損傷面板,這些常可成為糖尿病人足部感染的原因,且易發展為慢性潰瘍,甚至發生難以控制的嚴重感染或壞疽,有時被迫截肢,或因足部感染擴散到全身細菌進入血液迴圈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敗血症,直接威脅病人的生命。

據觀察,腳的溫度一般應保持在28-33℃,這時人體感覺舒適,如果低於22℃,因區域性血管收縮,影響全身血液迴圈,就可能出現呼吸系統或心血管系統的不良反應。

因此,糖尿病調理中心的專家提醒患者不宜長時間靜坐,根據體質和健康情況,應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踢腿、打太極拳、舞劍等,既可改善下肢血液迴圈,增強耐寒能力,又有助於降低血糖;另外要選穿寬鬆的棉鞋或毛皮鞋,經常換洗襪子,保持腳的乾燥;睡前用45℃左右的溫水泡腳10-15分鐘,有助防寒保暖及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穿防滑性較好的鞋子,小心走路謹防跌傷;患腳癬者積極治療,避免用手撕腳皮和擦足趾止癢,以防面板破損而導致化膿性細菌感染。

二、糖尿病人正確護理腳部有7招

重視足部護理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關注自己的血糖變化,不重視足部的病變,患者應充分認識其危害性。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保護足部避免受傷,注意足部衛生及鞋襪穿著,每天用39-40℃溫水泡腳,洗腳後用柔軟吸水性強的毛巾徹底擦乾。冬季洗完腳後,不要使用熱水袋、電熱器或直接燒火取暖。腳易乾裂時塗搽甘油或植物油。

2

鞋襪透氣性要好,襪子不要太大,不要穿有鬆緊帶的襪子,以免影響血液迴圈。

3

避免穿過緊、前面開口或露出腳趾的鞋,更不能赤腳外出。穿鞋前仔細檢查鞋內有無異物,以免形成繭子,因為足繭往往是發生足潰瘍的先兆。

4

剪指甲要小心,按時修剪並在泡腳後趾甲變軟時再修剪,剪指甲不能太靠近面板,以免損傷甲溝面板而導致感染,有腳墊的患者不要自己用剪刀削挖,需請專業人員處理。

5

學會足部檢查,如發現有面板顏色、溫度改變,感覺異常、指甲變形等,要及時就診,避免貽誤病情。

6

減輕體重。解除足部受壓的危險因素減輕體重對足部造成的負荷是促進潰瘍癒合的重要因素。糖尿病足部潰瘍90%發生於受壓最大的部位。故應減輕體重及選擇合適的鞋子,避免長時間行走或儘量臥床休息。

7

促進足部末梢血液迴圈。促進足部末梢血液迴圈經常觀察足背動脈的搏動、彈性及面板溫度。每日早、中、晚按摩足部各1次,每次30分鐘,動作輕柔,從趾尖開始向上按摩,可有效改善微迴圈,利於糖尿病足的恢復。老年患者除注意保暖外,可嘗試做足部運動。方法:平臥,抬高患肢45°,維持2分鐘,足下垂2分鐘,平放2-5分鐘,反覆5-10次。足部及足趾向上、下、內、外運動10-20次,早晚約10分鐘,這種方法可有效地促進下肢血。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應特別注意腳部的保暖,不能凍傷。可以在睡前用攝氏40度左右的溫水泡腳,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選擇鞋子時,也要選擇軟硬適度的,避免過緊、過硬。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多巴胺可以讓人感到快樂,人的好心情全靠它,3點做法能維持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