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護理
保持樂觀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與醫生密切配合,共同制定疾病治療方案;
遵醫囑執行,堅持服藥,不可擅自停藥、減藥或加藥;
定期複查。
二、生活護理
生活要有規律,保持充足的失眠;
注意氣候的變化,注意保暖防凍和防潮溼;
保持環境的清潔安靜,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溼度,多通風。
三、飲食
注意營養,葷素搭配,高蛋白、低脂、清淡飲食,多食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戒菸酒。有貧血的患者要多服用含鐵的食物,如豬肝、菠菜。有骨質疏鬆的患者可以飲牛奶、鈣片以補充鈣質。風溼活躍期,關節紅、腫、熱、痛時,要忌食辛辣刺激、燥火的食物,如羊肉、辣椒、姜等。
四、關節保護
合理安排活動與休息,避免關節過度勞累。症狀嚴重時需長時間的休息,可以通過平躺使關節獲得休息。在平時要保持關節處於功能位,如肘關節屈曲位,髖關節和膝關節的伸直位,關節活動受限的患者,要適當進行被動活動。
五、運動時的關節保護
病情穩定期時要做一些不使關節腫痛加重的運動,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肌肉鍛鍊,防止關節攣縮,關節僵硬,肌肉廢用性的萎縮。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開展運動療法的目標與關節保護技術的目標並不矛盾,均以降低受累關節的應力為主要目的。這一共同目的,決定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開展運動療法中需要注意關節保護,由此提高患者在運動療法和日常生活中對關節撞擊的緩衝能力,改善關節的主動性運動和負荷力線。
(1)避免易造成關節損害的運動療法訓練
跑步運動等具有較高衝擊性或較大關節負荷的運動療法訓練對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是不利的,需要避免。而游泳、騎固定單車等運動療法訓練可以保護關節,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可以選擇。
(2)應用減輕關節負荷的技巧
為保護關節,控制關節的負荷,患者應穿適當的鞋子以適應行走的地面。使用手杖、步行器或者柺杖均有幫助作用。髖關節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健側使用手杖,對關節的作用力可降低達50%。
(3) 改良運動療法訓練方式
快速的行走和跑步將增加下肢關節的應力。因此,適當地降低行走訓練速度,以一種不增加關節疼痛或者腫脹的速度進行行走訓練,可不增加下肢關節行走時的機械應力。
哪些訊號表明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運動量過火?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運動療法的運動量選擇依據為類風溼關節炎的病情階段、受累的關節、炎症情況、關節的穩定性、是否關節置換、其他身體限制等。
具體實施時,增強肌力訓練和關節活動度訓練要求以數次重複為1組,共陣列的訓練,並根據患者的感覺判斷運動量的適宜情況。
如下訊號表明運動量偏大:
①與往常不同或持續的疲勞。
②肌肉無力程度增加。
④關節腫脹增加。
⑤訓練後疼痛持續1小時以上。
一且產生上述訊號,則需要降低訓練的重複次數。此外,若關節感到發熱,也表明運動量過大,應暫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