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高血脂,飲食最關鍵
高血脂,又稱高脂血症,屬於慢性病的一種,在其諸多誘發因素中,不良飲食習慣可以稱得上是"元凶",尤其是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加工食品的層出不窮,由飲食不當引發的高血脂案例越來越多。克服不良飲食習慣,遵循有益的飲食原則,對症飲食,科學飲食,是我們遠離和控制高血脂的第一步。
戒除以下不良的飲食習慣
多吃少餐
有資料顯示,每日吃兩頓飯的人比每日吃五頓飯的人心血管病的發病率要高很多。而且,空腹時間太長,會增加脂肪在體內的積聚。
晚餐時間太晚
科學進食晚餐的時間宜在下午6點以前,而那些習慣於晚上8點以後進食,且進食油膩或不易消化食物者體內膽固醇沉積會加重。
長期食用細糧
經過精細加工的糧食中膳食纖維和維生素以及礦物質都會有較大損失,而這些營養成分對降低和控制血脂有利。以膳食纖維為例,攝入不足除了會減緩飽腹感增加進食量導致肥胖,還影響其對血液中膽固醇的排洩作用。
經常挑食偏食
很多人因挑食、偏食導致體內某種營養素缺乏或過量,這都對健康不利。比如,不愛吃綠葉蔬菜者很難攝入足量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酗酒
酒精熱量較高,且過量攝入會損傷肝臟。另外,下酒菜多高鹽、高膽固醇,長期如此會引發和加重高血脂。
往白開水裡加1勺"它",勝比他汀藥,每天吃點,血脂降了血管幹淨了
這裡的"它"就是指降血脂能手——月麻亞酸。月麻亞酸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可有效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清除自由基,減少腸胃對脂肪的吸收,保護心血管,並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
長期堅持服用,可有效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預防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對於預防高脂血症併發肥胖症和脂肪肝均有一定的益處。
高血脂患者要注意合理飲食
正確進食三餐
正常人應以一日三餐為主,並且遵循"早餐吃飽,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原則。進食順序也要注意:堅持飯前喝湯,再吃蔬菜,最後進食主食或肉類。另外,每餐都不可吃得過飽,以"七八分飽"為限;細嚼慢嚥也有助於控制進食量,使身體能更好地吸收營養。
選擇健康的烹飪方式
高血脂者日常飲食應多使用蒸、煮、燉或涼拌等,少用煎、炸等方式。在做葷菜時,儘量選用半葷半素的菜;並且要控制食用油的用量在每日20毫升以內。
食材選擇要講究
高血脂者應在食材上留意,多食具有降脂作用的食材,同時要注意品種的豐富。黃瓜、冬瓜、竹筍、番茄、黑木耳等蔬菜都可降脂。與此同時還要控制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如豬肝、蟹黃、豬腰(豬腎)、蛋黃、冰淇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