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許多夥伴家裡都有老年人,在冬季,就會經常面臨著血壓忽高忽低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

秋冬季血壓易浮動,控制血壓達標很重要。現在高血壓的患者非常多,但不同的個體都有差異。有些患者收縮壓高,舒張壓不高;有些患者收縮壓不高,舒張壓很高。為何同是高血壓,但脈壓差卻不一樣呢?如果脈壓差太大或者太小,又該如何控壓達標呢?

脈壓差大小和血管彈性有關係

在臨床上脈壓差大的高血壓患者多見於老年人,尤其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脈壓差小的則多見於中青年患者。

由於老年病人,尤其80歲以上的人,往往動脈硬化,血管的順應性下降,血管的彈性下降,因此這些患者較易出現單純收縮期的高血壓。在臨床可見,這類患者收縮壓可以高達180mmHg,但舒張壓卻只有60~70 mmHg。

而相對來說,四五十歲的中青年患者,血管的順應性還比較好,因此往往會出現收縮壓不是很高,但舒張壓很高的情況。臨床上就常見到,這部分患者收縮壓只有120~130 mmHg,但舒張壓卻可以達到105 mmHg,兩者脈壓差只有15~20 mmHg左右。

對於老年患者來說,血壓達標的標準可以適當放寬。國內目前認為,老年人的收縮壓小於140 mmHg,舒張壓小於90 mmHg即可。國外指南放得更寬,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收縮壓控制在小於150 mmHg即可。總體來說收縮壓高於150 mmHg一定要降壓。從降壓的速度來說,老年患者不宜降壓過速,不能一下就將血壓降得很低,需要放緩速度,慢慢降壓。如果患者本身舒張壓只有60~70 mmHg,那麼要防止舒張壓降得更低,舒張壓不應低於60 mmHg,否則可能引起腦供血不足。在藥物的選擇上,應選用對降收縮壓效果更好的降壓藥。

而對於舒張壓高、脈壓差小的中青年患者來說,即便收縮壓只有120~130 mmHg,也要降壓治療。在藥物的選擇上,宜選對舒張壓下降效果更好的藥物。

重要的是要控制鹽的攝入量。現在發現高血壓疾病越來越年輕化,很多青少年也出現了血壓升高,這其中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也與學業工作壓力大、睡覺少、活動少、吃的過鹹、攝入過多高油膩食物相關。所以說,高血壓病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病,要從生活源頭上進行控壓。

所以說,不管是年輕的夥伴們還是家裡又老人的夥伴,都要在生活中注意這個問題,許多的事情都是從小事一點一滴積累的,對於身體已經出現亞健康的夥伴們來說,更要多多注意。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經期除了不能吃涼的,還不能吃它,可能讓衰老“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