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論是到醫館來的,還是網診的糖尿病患者很多:有糖尿病才發現的,害怕產生併發症來預防調理的;有糖尿病已經很多年,一直在用降糖藥、胰島素控制血糖,想要中藥控制的;還有一大部分人已經得了併發症,而且治療效果不佳,而且在治療上一拖再拖,導致病情極其嚴重的,還有的人糖尿病足,每天是成宿成宿的睡不著覺,疼的不行,腳趾發黑已經逐漸往腳掌內蔓延,即將面臨截肢的。當然還有眼病,年輕一點的患者視力模糊,眼底出血,很多老年患者,已經患有青光眼、白內障,還有一些人幾近失明...
每每看到這樣的患者,我都是非常的惋惜。為什麼惋惜啊?因為糖尿病雖然是終身代謝性的疾病,完全治癒很難,但是本來只要治療得當,預防得當就能高枕無憂的疾病,就是因為很多人對糖尿病醫療知識的匱乏,不管不顧也不注意預防,最終形併發症,不但忍受這肉體上的痛苦,還有飽受精神上的折磨,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糖尿病併發症的預防和治療更是重中之重。
糖尿病在中醫上也被叫做“消渴症”,中國也是最早認識糖尿病的國家之一。關於糖尿病的病因,中醫學認為與體質因素、飲食失節、情志失調、勞倦過度、外感邪毒、藥食所傷等有關。飲食不節,可內傷脾胃,內生溼熱、痰火,或導致胃腸積熱,內熱傷陰可發生消渴病;同樣,勞心過度,可以暗耗陰血,勞房過度,可以耗傷腎精,也導致消渴病發生。體質因素是發病的內因,飲食失節等是發病的外因。
患消渴病者,陰虛內熱,津液虧竭,渴飲無度;熱傷胃陰,消谷善飢,肌膚消瘦;腎精虧虛,尿量頻多。而且由於久病入絡,氣陰兩虛、陰陽俱虛以及氣滯、痰溼、痰火、溼熱等,均可導致血瘀,特別是全身臟腑器官絡脈瘀結,於是就成為糖尿病多種血管神經併發症特別是微血管併發症發生發展的病理基礎所以我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主要以整體治療為主,以肺、胃、腎三髒為根,因為肺燥津傷,津液失於敷布,則脾胃不得濡養,腎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熱偏盛,上可灼肺津,下可耗傷腎陰,腎陰不足則陰虛火旺,亦可上灼脾胃,終至肺燥、胃熱、腎厥,故“三多”之證常可相互並見。病變的臟腑主要在肺、胃、腎,尤以腎為關鍵,三臟腑之中,雖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相互影響。
我用一個病例來講,我之前接診的一位糖尿病患者,發現糖尿病已經4年,曾短期應用胰島素2個月,長期口服甲苯磺丁脲等西藥,血糖長期持續在9.4-16.7mmol/L。1年前發現左半身麻木,不出汗,日漸加劇,後來經常出現手指拘攣及腓腸肌痙攣。口渴尿多,時好時壞,食慾差,飲食控制尚好,平時總感覺氣短,四肢乏困,頭暈目眩,形體消瘦,面色蒼白。舌淡苔潤有紫斑,脈濡細而澀。這個情況在西醫上診斷為糖尿病併發症導致的的周圍神經頓病變,中醫上講是消渴症,辨證主要是氣虛血瘀,所以治療的方式就是雙補氣血、通行營衛。所以當時我以黃芪、人參補氣,熟地黃補腎養陰,茯苓白朮補氣化溼,當歸補血行血,川芎祛風行血,芍藥斂陰行血,桂枝溫陽、薏苡仁化溼。服藥25劑後,複查血糖8.6mmol/L,尿糖(+-),右半身已經正常出汗,手足拘攣問題改善改善,偶爾有麻木,又辨證組方服用24劑藥,血糖降至7.8-8.3之間,口渴尿多症已經消失。
透過病例可以看出,糖尿病是一種病及多個臟腑的疾病,影響氣血的正常執行,且陰虛內熱,耗津灼液,亦使血行不暢而致血脈瘀滯及陰損及陽。因此我常說一句話就是,不要為了降糖而降糖,在治療上如果只注重降低血糖,可能會導致疾病的誤診和誤治,最終還是無法阻止併發症的發生。只要掌握合理的治療方案,精準的辨證才能更好的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