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生、原因不明、短時間內死亡——這是被現代定義的典型猝死。
“猝死”病因中常見“心血管源性猝死”,有人籠統成為“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於心臟病發作而導致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心源性猝死最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心源性猝死好發於冬季,由於寒冷對機體的刺激,機體的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體內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可使人的肢體血管發生收縮,心率加快,心臟工作負荷量增多易誘發猝死發作。且心源性猝死發病與時間有關,在夜間12點至次日清晨4點到上午9點,清晨的發病率為傍晚的3倍。
心臟驟停是心源性猝死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指心臟突然停止跳動,絕大部分心源性猝死的患者死於心臟驟停。
突發的心臟驟停,很難預測,也很難預防。所以心臟驟停之後的急救,就顯得更為重要——心肺復甦術。
心肺復甦術除了適用於心臟病突發,還適用於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之意識昏迷並有呼吸及心跳停止之狀態。
現在普遍科普的心臟復甦術,是在經過不斷總結,在遇到病患在心臟驟停之後,急救車來之前的應急措施。第一時間的心肺復甦供給心腦血流,贏得時間,而早期的除顫更能起死回生。
遇到呼吸和心臟驟停,如果不能即刻及時地搶救復甦,4到6分鐘後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心肺復甦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黃金搶救4分鐘,有效實施心肺復甦將贏得寶貴搶救機會。
現在科普的心肺復甦主要有四個步驟:(掌握心臟復甦術,關鍵時刻是可以救命的!!!)第一步,施救者應在第一時間判斷患者是否發生心臟驟停。用雙手拍被搶救者的肩膀,並在患者左右耳大聲呼喊,以防患者因左耳或右耳失聰無法聽到呼叫聲。同時應檢查被救者有沒有呼吸和脈搏。第二步,如果發現被救者意識喪失,施救者應大聲呼救,讓周圍人幫助撥打120急救電話。
第三步,將被救者移動到安全位置,擺放至仰臥體位,方便開展心肺復甦急救。將傷病員翻轉成復甦體位。
第四步,正確進行急救。用掌根按住患者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點位置,靠身體的力量垂直按壓胸廓,按壓深度為5到6釐米,按壓頻率為每分鐘100到120次。每進行30次心臟按壓後,做2次人工呼吸,病員鼻孔朝天。搶救過程中始終保持氣道開啟狀態。連續5個迴圈後,判斷被救者是否恢復心跳和呼吸。如果沒有效果,則繼續進行心肺復甦,直到醫護人員趕到。
中國的“心肺復甦術”早於西方千年
東漢名醫張仲景在其所著《金匱要略》(約公元205年成書)中,將當時常見的意外傷害及急症如“卒死、自縊、中暍[zhōng yē](即中暑)、溺死、墜馬”等急症一併歸入全書的末卷“雜療方第二十三”章節中。
【原文】:“救自縊死……徐徐抱解,不得截繩,上下安被臥之。一人以腳踏其兩肩,手少挽其發,常弦弦勿縱之;一人以手按據胸上,數動之;一人摩捋臂脛屈伸之,若已僵,但漸漸強屈之,並按其腹。如此一炊頃,氣從口出,呼吸眼開,而猶引按莫置,亦勿苦勞之。”
現代心肺復甦步驟為ABCD法: A表示Airway ,就是通暢氣道; B表示Breath ,就是人工輔助通氣; C表示Circulation ,就是胸外心臟按壓; D表示Drug或Dfibillation ,就是藥物或電除顫。這些步驟在1700多年前中國古典中醫著作中早已得到了闡述,而且先後次序也是如此相同。
"一人以腳踏其兩肩,手少挽其發,常弦勿縱之。”就是通暢氣道;“一 人以手按據胸上,數動之。”就是胸外按壓,而且通過腹部按揉來提高胸外按壓的效果;“須臾 ,可少桂湯及粥清含於之”就量藥物治療,當時的年代還沒有電除顫。
晉代與六朝時期人工呼吸受重視
晉·葛洪(284-364)所著《肘後方》中救卒自縊死方:
【原文】“徐徐抱解其繩,不得斷之,懸其發,令足去地五寸許,塞兩鼻孔,以蘆管內其口中至咽,令人噓之。有頃,其腹中礱礱轉,或是通氣也,其舉手撈人,當益堅捉持,更遞噓之。若活了能語,乃可置。若不得懸發,可中分發,兩手牽之。又方:皂莢末,蔥葉吹其兩鼻孔中,逆出,復內之。
另據《中藏經》(考此書系六朝人輯錄華佗遺方而成,約3-6世紀)所載:
【原文】“治縊死方,先令人抱起,解繩。不得用刀斷。扶於通風處,高首臥。取蔥根末,吹入兩鼻中,更令親人吹氣入口。候噴出涎,即以礬石末,取丁香煎湯,調一錢匕灌之。
從以上兩書的記載表明,到了晉代以後,人工呼吸等復甦方法得到加強,其應用時間也早於西方約一千多年,且主要實施技術也有所提高,表現在:
①注重環境:“扶於通風處”,以利改善缺氧;
②體位變化:抬高下肢,離地“五寸許”,增加靜脈迴心血流;
④仍然強調復甦的持續性:“更遞噓之”,直至甦醒“活了能語”方可停止;
⑤加用刺激復甦法:將辛香刺人的藥末(皂莢、蔥根等)吹入鼻中,促使患者噴嚏或咳嗽而達復甦效果,可謂是“咳嗽心肺復甦法”的最早文字記載;
⑥配以內服藥搶救:取礬石、丁香等藥煎湯灌之,通絡醒神開竅,助人工呼吸、心臟按壓等復甦措施,以達更佳搶救療效;
⑦早期的“口咽通氣管”:將蘆管插入口中至咽腔吹氣,同時塞鼻,既可防止氣流外溢,又能增加正壓通氣,以形成使患者肺部充氣的足夠氣壓,是有效的“緊急氣道控制措施”。
用蘆管吹氣復甦,正是當今人工呼吸時的“口咽通氣管”在古代的最早雛形,是葛氏的一大發明。雖然當時已強調了以“親人”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但蘆管通氣則技高一籌,也克服了直介面對口接觸在心理和衛生方面的猶豫。這種技術的出現,不僅早於西方一千多年,且至今仍被國內外復甦學者們所倡用。
中醫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寶庫,包含了很多不被人知的優秀方法,我們要重拾古代的文化,要深入的挖掘其中精華的內容。
除了“先進”的醫病之法,再附上3句養生之法
1、養 身
原文: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呂氏春秋》)
解讀:流動的水不會腐惡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生蟲朽爛,這是由於不斷運動的緣故。人的形體、精氣也是這樣。形體不活動,體內的精氣就不執行,精氣不執行,氣就滯積。也就是現在我們常說的:生命在於運動。
2、養 心
原文:養心莫善於寡慾。欲不可縱,欲縱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衰。(《養生四要》)
解讀:歷代醫家首列“寡慾養神”為養生學之第一要義,認為清心寡慾才是養生之道,凡事適度。過度縱慾就會引發身體有災害,過度追求享樂,則會讓機體很快衰退。
3、養 生
原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在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解讀:中國的養生學特別強調“天人合一”。先人們認為,人活於天地之間,與自然界是和諧統一的,當自然界發生變化時,人體也會相應地發生變化,只有順應自然,人們才會長壽。養生不僅要順應一年四季的變化,更要符合一日四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