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之所以能夠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離不開身體五臟六腑的健康運轉。心、肝、脾、肺、腎稱為五臟,是人體的核心,五臟功能正常是人體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的重要前提。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五臟功能也由盛到衰,在繁忙的生活中,五臟承受了許多本不應該承受的負擔,一些不良的習慣往往在潛移默化中傷害著五臟以及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同的臟器有不同的“敵人”,只有認清並打敗它們,才能保護整個身體的健康。
心怕鹹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攝取過多會造成體內的水滯留,血管內壓力升高,阻力增大,加重心臟的負擔。除了食鹽,味精、醬油中也含有鹽,使用過量,都會導致攝鹽量超標。
養心妙招
少吃鹽:一般一天吃鹽的量不能超過6克,相當於1個啤酒瓶蓋的量。
按摩護心穴:伸開上臂,在前臂前區,從腕橫紋向上量3橫指,兩條索狀筋之間,即是內關穴,按揉10-15分鐘,每日2-3次,有寧心安神的效果。
常吃魚:目前的研究公認,吃魚可預防冠心病和腦卒中,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目前大多數膳食和心血管病預防指南建議,每週至少吃2次魚,每次112克,最好是富含脂質的深海魚。
肝怕胖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質性臟器,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器官。
油膩食物是肝臟的頭號“敵人”,無節制地攝入油脂過高的食物,會增加肝臟負擔,影響肝臟代謝,引發脂肪肝。嚴重者還會引發肝纖維化,繼而發展為肝硬化、肝癌。
養肝妙招
1+2+1低碳水飲食法:1+2+1指的是三餐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早餐約1兩米飯的碳水化合物,中午約2兩米飯,晚上同樣是1兩米飯左右。
這樣的飲食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體重,還能逆轉脂肪肝。
適當吃點堅果:核桃、瓜子等堅果含有人體所必需的一些脂肪酸與營養成分,每天攝入一小把,可以起到輔助保護肝臟的作用。
枸杞子含有甜菜鹼、胡蘿蔔素、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等。甜菜鹼可抑制脂肪在肝內沉積,防止肝硬化,對保護正常肝細胞有作用。直接嚼著吃更有利於發揮保健效果。
脾怕暴飲暴食
脾是身體裡的重要能量來源。身體活動所需的能量,幾乎都來自脾胃,經過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轉化成能量供應給各個臟器。暴飲暴食、五味過重、思慮過度等都會讓脾胃承擔過重的負擔。
養脾妙招
少食多餐:每頓飯不要吃太飽,保持七分飽最宜。餐前可以先喝一碗湯,促使消化器官提前分泌消化酶,有助於加快食物分解,避免積食。
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糧的攝入: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和消化,有利於縮短食物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從而保護胰臟正常工作。
多吃北芪:北芪的補氣力強,善補肺氣,主要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之症,以及脾虛洩瀉,久瀉脫肛等,可以治療肺虛氣短,聲低懶言、神疲乏力,容易感冒之症。常配黨蔘、白朮、淮山、炙甘草同用。
肺怕煙
肺是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它與我們的呼吸緊密相連。長期吸菸、吸二手菸、廚房油煙、霧霾等都會傷害肺,增加肺部疾病的風險,如肺栓塞、肺癌等。
養肺妙招
戒菸:長期吸菸會破壞呼吸道上皮的纖毛,使有害氣體直接傷害身體。
少接觸油煙:在做飯時要選擇比較強勁的油煙機,或儘量選擇蒸煮這種油煙較小的烹飪方式。
飲食清淡:少吃刺激食物,尤其是在呼吸道感染期間。
多吃黃精:九制黃精主治陰虛肺燥,乾咳少痰,及肺腎陰虛的勞嗽久咳,脾胃氣虛而倦怠乏力,食慾不振,口感食少,飲食無味。
腎怕肉
肉類富含蛋白質、脂肪,攝入過多,代謝產物也會增加,加重腎臟負擔。不光是肉,雞蛋、牛奶、海鮮、豆類等高蛋白質的食物,都要注意控制量。
特別是對於本身就有腎臟病的人,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含量更要嚴格控制。
養腎妙招
控制蛋白質攝入:成人每天攝入60~80克蛋白質,就可以滿足身體需求,每天吃肉不要超過4兩。
睡子午覺:中午12點睡覺是養心的,晚上11點前睡覺是養腎的,睡好子午覺就會通心腎。
吃天然養腎食物:桑葚中富含的白藜蘆醇,能夠益腎氣;板栗含碳水化合物非常豐富,蛋白質含量低,能輔助保護腎臟;山藥也有增強腎臟排毒的作用。
五臟對我們的健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我們應該重視保養五臟。在打拼的同時,也要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一句話,道法自然,節飲食,有作有息,不作就不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