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我是認為千萬不要在飲水的器物上留茶垢的,這話在十多年前出版的茶書裡說過,這十多年來我還是這個觀點,所以叫“再說”。不管什麼原因留茶垢,我覺得可以歸結為遞進的是三個問題:1、茶垢是什麼?2、留了有什麼用處?3、該不該留?

首先說茶垢是什麼。表面上就是歷次泡茶沒有及時清洗造成的茶水殘留乾燥後的產物,從成分上來說,經過研究,茶垢主要是氧化的多酚類物質,也有少量鉀、鈣、鎂、鋁、鋅、硒等元素。有沒有可能是茶垢是水垢(碳酸鈣或碳酸鎂沉澱)被茶葉中的茶黃素、茶紅素等色素染色後的結果呢?可能性不大,除非是當地水源硬度過高,但是基本上我們泡茶用水都比較講究,而且即使使用自來水,相比煮水壺,因為水量比較小、升溫過程不長,這個沉積也很難在泡茶器中養成。說到了量,那麼茶垢中有一些金屬離子,也確實有一些重金屬,會不會直接產生危害?從量的角度來說,形不成危害。

氧化的多酚類物質就是鞣質,本身也沒有危害。但是鞣質能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沉澱。喝了含有鞣質的水,在腸胃中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長期來看,也會造成消化系統紊亂和腸道菌群失調。

其次,為什麼要留茶垢?基本的觀點有二,有些人認為可以養茶具,有些人認為可以使白水變茶水,美其名曰“壺裡茶山”。先說“養”茶具。你要不要先確定一下你所說的“養”是靠時光和耐心自然生成還是快速“化妝”?別說茶垢了,有的人喜歡拿著養壺筆在陶器類茶具表面蘸著茶水刷刷刷,覺得茶具快速的就變化了:色澤加深,有油潤光澤。結果就是把茶具看不見的毛孔堵死了,泡茶越來越不鮮活,最主要的養成了自己更加毛躁的習慣,這個到底在“養”什麼呢?再說空手套白狼,哦不,大變活人,不還不是,憑空白水變茶水。茶葉的香靠芳香酯,茶垢裡沒有;茶湯的綜合感受要靠的物質更多,而且需要一定比例的相互平衡。老茶垢使白水變色了,但是這碗“茶湯”裡沒有香味,沒有甜潤,除了鞣質,如果是茶杯那麼還有十多年的口水累積,如果是泡茶器,那麼還有龐大的黴菌家族。

最後,茶垢到底該不該留呢?再說一遍,茶垢不至於致癌、中毒,但是也沒有什麼好處,還有可能表現出一個人的懶惰和不愛清潔,衛生習慣較差。有的人甚至舉例說到以前喝茶都沒那麼講究,一個大茶缸喝一天。我其實覺得這個和留不留茶垢是兩個問題,但是我也想說,“講究”本身不是一件壞事,“窮講究”才是壞事。窮講究是說不該講究的時候或者沒有條件講究的時候你瞎講究。那麼在現在,我覺得你要是想好好喝茶,可以力所能及的講究一下。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你用大茶缸喝茶沒有問題,那麼茶缸本身是不是也應該乾淨呢?乾淨,難道不是一個基本素養?你用土陶大碗還是金碗銀碗,是不是吃飯後都應該洗乾淨呢?

那麼茶垢到底留不留?我是不留。你留不留呢?道理講清楚了,話也說明白了,但是我不能代替你。

7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這幾種不良姿勢是股骨頭壞死的“元兇”之一,快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