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Cell子刊:靶向細菌-宿主互作或有助於大腸癌治療(觀點)

Trends in Cancer——[11.093]

① 具核梭桿菌能夠侵入結直腸癌(CRC)組織、抑制免疫細胞活性、啟用E-cadherin/WNT通路、透過IL8和CXCL1介導癌細胞轉移,並造成DNA損傷;② 靶向細菌的抗生素能緩解癌症但不能治癒,也無法根除侵入細胞的細菌;③ 阻斷細菌黏附相關的Fap2和FadA分子可抑制具核梭桿菌對CRC細胞侵襲,導致宿主CRC相關訊號減少;④ 抑制細胞因子受體(CXCR1/2)可減少具核梭桿菌導致的癌細胞轉移;⑤ 抑制細菌與宿主結合從而調控宿主致癌途徑或有助於CRC治療。

【主編評語】

具核梭桿菌是一種口腔細菌,與結直腸癌(CRC)增殖、化療耐藥、炎症、轉移和DNA損傷等都有關係。使用抗生素控制具核梭桿菌可降低癌症嚴重程度但無法治癒癌症。最新發表在Trends in Cancer的觀點文章為阻斷具核梭桿菌-宿主相互作用提供了治療策略。(@楂小夭)

【原文資訊】

New Roles for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in Cancer: Target the Bacteria, Host, or Both?

2020-12-09, doi: 10.1016/j.trecan.2020.11.006

新興的消化道癌症標誌物——表觀遺傳改變(綜述)

Gastroenterology——[17.373]

① DNA甲基化在預防和治療結直腸癌中的臨床應用包括篩查/早期檢測、預後/治療反應預測/患癌風險生物標誌物等;② 巴雷特食管(BE)和食管腺癌(EAC)中發現的表觀遺傳改變包括DNA甲基化改變、組蛋白改變、非編碼RNA異常表達和染色質改變;③ DNA甲基化作為生物標誌物有助於BE非內鏡篩查和早期診斷,或可降低EAC死亡率,也可用於肝細胞癌篩查和監測;④ 胃癌表觀遺傳改變可改變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活性,甲基化DNA可用於胃癌預防、篩查和預後。

【主編評語】

表觀遺傳改變已成為強大的癌症生物標誌物,併成為越來越多癌症篩查和監測的臨床試驗基礎。最新發表在Gastroenterology的綜述總結了胃腸道中的表觀遺傳改變及其作為生物標誌物在癌症診斷、檢測、預後、預測等方面的應用。(@楂小夭)

【原文資訊】

Epigenetic alterations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urrent and emerging use for biomarkers of cancer

2020-12-03, doi: 10.1053/j.gastro.2020.09.058

人工智慧在胃腸道和肝膽癌症病理診斷中的應用(綜述)

Gut——[19.819]

① 以人工智慧(AI)為基礎的方法可顯著改善胃腸道和肝膽惡性腫瘤的病理診斷和分期,並促進生物標誌物的發現;② AI透過對病理組織切片深度學習後可以自動檢測腫瘤組織,從而減輕病理學家的工作量;③ AI透過捕獲與預後相關的組織特徵,有助於預測胃腸道和肝癌型別的臨床結果;④ AI具有從數字化病理切片中推斷出癌症組織的分子和遺傳改變的能力;⑤ 實驗室基礎設施、標準化、演算法設計、過擬合等成為該方法面臨的挑戰,無法完全取代病理學家。

【主編評語】

人工智慧(AI)可以從視覺資料中提取複雜的資訊。胃腸道(GI)和肝癌的組織病理學影象包含大量人類觀察者只能部分理解的資訊。作為對人類觀察者的補充,AI可以對胃腸道和肝癌的數字化組織切片進行深入分析,並提供廣泛的臨床相關應用。發表在Gut上的一篇綜述文章對AI與病理診斷的進展進行了介紹,並指出數字病理學的目標不是接管病理學家的工作,而是提高診斷準確性,減少人為錯誤,並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重複性。(@EADGBE)

【原文資訊】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pathology for gastrointestinal and hepatobiliary cancers

2020-11-19, doi: 10.1136/gutjnl-2020-322880

中山大學團隊:可預測大腸癌患者預後的生物標誌物(綜述)

Molecular Therapy——[8.986]

① 目前主要採用兩種策略來發現新的分子生物標誌物:基於原理的策略和無偏見高通量篩選;② 臨床批准的II/III結直腸癌(CRC)基因組生物標誌物包括染色體不穩定性、微衛星不穩性、CpG島甲基化表型等;③ BRAF突變被認為是接受輔助化療的II/III期CRC患者生存不良的預後因子;④ 非編碼RNA(ncRNA)由於其種類多樣且穩定性強,可被探索發展為生物標誌物,如miRNA、lncRNAs、circRNAs等;⑤ 由ncRNA組成的基因圖譜也被開發用於識別高危CRC患者。

【主編評語】

II/III期結直腸癌(CRC)患者術後治療策略仍有爭議,目前主要根據組織病理特點和臨床危險因素判斷是否進行輔助化療,然而,也只有小部分患者能從輔助化療中受益。因此,迫切需要更嚴格的分層生物標誌物來幫助進一步區分這些患者群體。來自中山大學的徐瑞華及研究團隊最新發表在Molecular Therapy的綜述,討論了發現生物標誌物的策略,總結了之前發表的生物標誌物在CRC中的地位並評估其效用。(@楂小夭)

【原文資訊】

Novel Genetic and Epigenetic Biomarkers of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Significance in Stage II/III Colorectal Cancer

2020-12-14, doi: 10.1016/j.ymthe.2020.12.017

Cyclin A2或可用於預測結直腸癌的預後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11.864]

① 結腸上皮細胞(CEC)缺失cyclin A2導致小鼠結腸黏膜變異,有炎症跡象,CEC增殖增加,伴有低、高度發育不良,與異常的有絲分裂和DNA損傷有關;② cyclin A2缺失導致細胞週期、有絲分裂、染色體分離、DNA雙鏈斷裂修復等相關基因表達改變;③ 結腸炎相關腫瘤模型中,cyclin A2缺失促進增生和腺癌的發生;④ 結直腸癌(CRC)I、II期病人的cyclin A2表達高於III、IV期,分子亞型CMS1表達最高,CMS4最低;⑤ cyclin A2的高表達是CRC的獨立預後因子。

【主編評語】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近期發表的文章,透過在小鼠的結腸上皮細胞中特異性敲除cyclin A2,發現cyclin A2缺失導致結腸穩態失衡,促進增生和腺癌發生。對臨床樣本和資料集的探索,發現結直腸癌病人亞群中cyclin A2表達不同,且高表達cyclin A2是一項獨立的預後因素。(@愛的抉擇)

【原文資訊】

Cyclin A2 maintains colon homeostasis and i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CRC

2020-12-17, doi: 10.1172/JCI131517

共靶向策略提高大腸癌對雷帕黴素敏感性

Cancer Discovery——[29.497]

① 雷帕黴素及其類似物(Rapalogs)可抑制mTORC1 及其蛋白合成,但其對KRAS突變結直腸癌(CRC)的療效不佳;② G12D突變的KRAS促進mRNA翻譯起始並改變雷帕黴素的分子效應,增加eIF4E磷酸化水平;③ p-eIF4E與mTORC1可共同調控c-MYC的表達;④ MNK1/2缺失與雷帕黴素可聯合抑制KRAS驅動的細胞增殖,抑制c-MYC可使KRASG12D模型對雷帕黴素敏感;⑤ 45%的CRC患者中,MNK和mTORC1高活性同時發生,且與患者癌症相關生存期縮短3.5年相關。

【主編評語】

最新發表在Cancer Discovery的研究提供了一種c-MYC依賴的共靶向策略,在多種KRAS突變小鼠模型和轉移性人類類器官中具有顯著效力,並確定了可能受益於其臨床應用的患者群體。(@楂小夭)

【原文資訊】

MNK inhibition sensitizes KRAS-mutant colorectal cancer to mTORC1 inhibition by reducing eIF4E phosphorylation and c-MYC expression

2020-12-16, doi: 10.1158/2159-8290.CD-20-0652

溫州二院:lncRNAs在結腸癌中的作用(綜述)

Molecular Cancer——[15.302]

① 長鏈非編碼RNAs(lncRNAs)透過靶向E-cadherin、STAT3、c-Myc、 Wnt/β-catenin、NF-κB等通路調節結腸癌細胞增殖、凋亡、轉移和侵襲、細胞週期、上皮間質轉化、癌症幹細胞與耐藥性,並影響患者預後;② lncRNAs也可參與DNA甲基化和DNA損傷反應;③ 環狀RNA(circRNAs)透過Hippo-YAP、IRF-4、c-Myc、Tiam1等通路促進腫瘤發生,促進癌細胞增殖、轉移、侵襲和耐藥性等。

【主編評語】

來自溫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Xian Shen及研究團隊在Molecular Cancer發表綜述文章,描述了lncRNA參與結腸腫瘤發生、調控的功能和機制,並簡要強調環狀RNA在結腸腫瘤發生和發展中的作用。(@楂小夭)

【原文資訊】

Long noncoding RNAs: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in colon cancer

2020-11-28, doi: 10.1186/s12943-020-01287-2

Nature子刊:組蛋白甲基轉移酶Mll1或調控腸道腫瘤發生

Nature Communications——[12.121]

① 組蛋白甲基轉移酶Mll1在Lgr5+幹細胞和人類結腸癌中高表達,伴有核內β-catenin增加,同時高表達的MLL1與結腸癌病人較差的生存率有關;② 小鼠缺失Mll1抑制Lgr5+腸幹細胞中Wnt/β-catenin驅動的腺癌形成,並抑制異種移植瘤的生長;③ Mll1控制Wnt靶基因Lgr5在內的幹細胞基因表達;④ Mll1透過將PRC2介導的抑制性H3K27me3轉變為啟用性H3K4me3,來維持幹細胞基因表達;⑤ Mll1調控Gata4/6轉錄因子,Gata4/6可維持腫瘤幹細胞和控制杯狀細胞分化。

【主編評語】

Wnt/β-catenin訊號對腸癌的發生及腸癌幹細胞的維持至關重要。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發表文章,發現組蛋白甲基轉移酶Mll1是Wnt驅動腸道癌症的一個調控因子,Mll1調控幹細胞基因表達,調控維持癌症幹細胞的重要轉錄因子Gata4/6表達,從而促進Wnt驅動腸道腫瘤的發生。(@愛的抉擇)

【原文資訊】

The epigenetic regulator Mll1 is required for Wnt-driven intestinal tumorigenesis and cancer stemness

2020-12-21, doi: 10.1038/s41467-020-20222-z

於君等:NK細胞在胃腸道癌中的角色(綜述)

Oncogene——[7.971]

① 自然殺傷細胞(NK)的活化狀態取決於其表面抑制/活化性受體的平衡;② NK細胞腫瘤浸潤和細胞毒性與胃腸道癌發生風險、癌症分期、轉移、術後復發和生存率密切相關;③ NK細胞可作為先天細胞毒效應因子,也可釋放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調節先天/適應性免疫;④ 在特定腫瘤微環境下,NK細胞腫瘤浸潤及功能受損;⑤ NK細胞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主要有兩方面:(1)過繼傳輸以增加NK細胞腫瘤浸潤,(2)透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抗等重建NK細胞功能。

【主編評語】

作為對抗癌症的第一道防線,自然殺傷細胞(NK)可以快速靶向和溶解腫瘤細胞而無需事先活化。除了在先天免疫中發揮關鍵作用外,NK細胞還透過分泌細胞因子和保持免疫記憶增強抗腫瘤適應性免疫反應。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於君及研究團隊在Oncogene發表最新綜述,討論了NK細胞在胃癌中的細胞毒性和調節作用,及其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現狀。(@楂小夭)

【原文資訊】

The role of natural killer cell in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killer or helper

2020-12-01, doi: 10.1038/s41388-020-01561-z

8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半夜總是咳嗽,睡不好覺怎麼辦?緩解夜間咳嗽的4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