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藥桂枝是肉桂的嫩枝,味辛、甘,性溫,歸心、肺、膀胱經,有發表祛風、溫通經脈、通陽化氣等作用,擅治風寒表虛之發熱、汗出、惡風、脈緩等。中醫認為桂枝是在上之嫩枝而性溫,故善治上肢痺痛偏寒者。桂枝又走血分,是治療寒凝血瘀之痛經、閉經的要藥。

桂枝味辛甘,其性溫熱,所以陰虛或火旺者應慎用。桂枝味辛而發散,可治風寒表證,但因其味甘能緩能補,所以導致其發汗力和緩,具有有汗能止、無汗能發,固主治風寒表虛之有汗證。與麻黃善治風寒表實無汗證有區別。

桂枝常與威靈仙配伍治療上肢風寒溼痺,新久皆宜,但兩味藥有所區別,桂枝重在通經,適合新病者,而威靈仙重在通絡,適合久病者。

劑量不同,功效不一!

臨床使用桂枝時,不同的劑量,常有不同的效果,小劑量使用,可達宣陽行痺之功,《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病》治療胸痺病的枳實薤白桂枝湯,方中用桂枝一兩,且後下,旨在宣通胸中陽氣,以治胸陽痺阻之胸痺。

一般來說,同一味中藥,小劑量使用時,作用偏於上;大劑量使用時,作用偏於下;輕煎後下時,作用偏於上;久煎時,作用偏於下。

桂枝大劑量使用時,擅長平衝降逆,用於治療奔豚病或衝氣上逆證。《金匱要略·奔豚病》中的桂枝加桂湯用桂枝五兩,用於治療奔豚病。《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的桂苓五味甘草湯用桂枝四兩,用於治療衝氣上逆的。

大劑量桂枝為何能夠降逆氣?

徐大椿在《傷寒論類方·桂枝湯類一》中闡述道:“重加桂枝,不特禦寒,且制腎氣。又藥味重,則能達下,凡奔豚症,此方可增減用之。”

桂枝常規劑量使用,能發表解肌祛風散寒,用於治療風寒表虛感冒。《傷寒論》中的桂枝湯用桂枝三兩,主治發熱、汗出、惡風、鼻塞、脈緩之中風。

配伍不同,作用有別!

除了劑量不同作用不一樣以外,桂枝和不同的藥物配伍,效果也不一樣,比如:桂枝配麻黃有助於增強麻黃髮汗解表的作用,用於治療無汗之風寒感冒;桂枝配白芍有調和營衛、解肌止汗的作用,用於治療有汗之風寒感冒;桂枝配甘草名桂枝甘草湯,能補益心陽,是治療心陽虛之心悸怔忡的基礎方;桂枝配茯苓能通陽化氣行水,善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桂枝配附子有祛風除溼、散寒止痛的作用,善於治療風溼痺痛。

哪些人不適合使用桂枝?

桂枝辛甘化陽,故陽熱亢盛及陰虛內熱者應該慎用;另外桂枝能通子宮而破血,所以孕婦及月經過多者也應該慎用。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齊齊哈爾養生」原來白粥、麵條不養胃?!真正“養胃”的方法四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