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13日,第八屆國家癌症中心學術年會暨2020年全國癌症中心主任會議在京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癌症中心、中國癌症基金會、北京腫瘤學會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承辦,彙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名腫瘤專家,共同商討我國腫瘤防治的宏偉事業。
健康界:能否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免疫治療在肺癌治療當中的現狀?目前臨床上用於肺癌免疫治療的藥物有哪些?患者的選擇多嗎?
石遠凱教授:近年來,免疫治療在腫瘤治療方面確實陸續釋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相當一部分患者診斷的時候,都已經到了疾病相對比較靠後的時期,針對這個時期的肺癌,無論是小細胞肺癌還是非小細胞肺癌,鱗癌還是腺癌,免疫治療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們即將在2021年第一期《中華腫瘤雜誌》上發表《IV期原發性肺癌中國治療指南(2021年版)》,指南上將針對肺癌的免疫治療方面進行明確而詳細的介紹。
雖然肺癌的免疫治療這些年取得了一些重要的進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免疫治療藥物在疾病進展之後,應當怎樣選擇後續的免疫治療方法或其他的治療方案,仍是需要進一步探討。還有雖然免疫治療無論是在小細胞肺癌還是非小細胞肺癌,都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並非對所有患者都有效果。如何篩選和區分治療有效的患者和無效的患者,除了PD-L1的表達狀態以外是否還有更好的、更有效的生物標誌物,這些問題都在進一步探索和研究當中。
如果有能夠更加精準地判斷或預測療效的生物標誌物,我們選擇最可能獲益的患者來進行治療,治療效果和現在相比就會有更加顯著的提高,譬如我們現在根據EGFR基因敏感突變或ALK融合基因表達的狀態選擇EGFR-TKI治療和ALK抑制劑治療,利用確切的生物標誌物進行相應的靶向治療就會獲得更好的療效,同時也讓那些可能無效的患者選擇其他的治療方式。所以,在生物標誌物的探索上,未來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健康界:請您簡單談一談未來免疫治療的發展方向有哪些?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石遠凱教授:免疫治療的發展比較快,然而也存在一些挑戰,如PD-1/PD-L1抑制劑治療有效的患者耐藥後應該怎樣去治療,現在實際上已經有一些下一代的免疫治療藥物開始進行臨床試驗,像雙特異性抗體、還有除了PD-1/PD-L1之外的其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比如TIM-3和LAG-3等,這些藥物的單藥治療或和其他藥物的聯合治療都在探索和研究當中,估計再過幾年這些研究結果也會陸續釋出。
健康界:目前CAR-T細胞治療對晚期淋巴瘤的治療有很大改善, 那麼目前還存著哪些困境和一些未解決的需求?
石遠凱教授:CAR-T細胞治療已經成為B細胞淋巴瘤尤其是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復發難治的患者的有效治療手段,但是我們無可否認的是,即使是CAR-T細胞治療,也不適用於所有的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復發難治的患者,而且即使CAR-T細胞治療有效的患者,也存在疾病復發進展的問題。另外,CAR-T細胞治療的毒副反應也限制了它的臨床應用。
除了CAR-T細胞治療之外,一些新的藥物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2020年美國ASH年會就報告了幾個特別重要的雙特異性抗體的研究,,比如說CD19和CD3,還有一些其他的新興的治療手段。這些療法都會給復發難治的淋巴瘤患者提供新的潛在的治療手段。
健康界:目前瀰漫淋巴瘤的亞型很多,哪些患者可以從免疫治療中獲益?
石遠凱教授:從免疫治療中首先獲益的淋巴瘤患者,當屬復發難治的經典的霍奇金淋巴瘤,美國FDA批准的納武尤利單抗和帕博利珠單抗,還有中國藥監局批准的信迪利單抗、卡瑞利珠單抗和替雷利珠單抗都以其作為適應證。
美國FDA批准的第二個PD-1單抗治療淋巴瘤的適應證是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復發難治的縱膈原發大B細胞淋巴瘤,還有一些其他的適應證都在探索和研究當中,比如我們在2020年美國AACR上報告的PD-1單抗傑諾單抗治療復發難治的外周T細胞淋巴瘤,還有2019年ASCO年會上報告的信迪利單抗治療復發難治的NK細胞淋巴瘤的研究等。
專家簡介:石遠凱教授
腫瘤學博士 腫瘤內科主任醫師 博士研究生導師
腫瘤內科專家、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家。國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副主任、中國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會長、中國藥學會抗腫瘤藥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進行抗癌藥物及相關臨床研究300餘項,其中中國企業研發的一類新藥200餘項,作為主要研究者牽頭完成了十多個國產新藥和生物類似物的關鍵註冊臨床試驗;以第一或/和通訊作者發表文章3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00餘篇;作為專家組組長牽頭制定國家診療規範和專家共識1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第二完成人)、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第一完成人)、國家發明專利7項(第一發明人),獲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中國醫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