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冬季,更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養生季節。博大智慧的中國文化就一年四季的季節特徵,總結出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經典論斷。而中醫養生學所倡導的“天人合一”、“四時養生”,也與四季的自然特徵相應,也是在提醒人們,養生防病,要因時而異,有所側重!

當前,入冬漸深,人們的養生也要著眼於“冬藏”。不論是民間俗稱的“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還是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所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都表明冬天不“藏”,對健康不利。

那麼,人的哪些方面,才是冬藏的關鍵所在呢?

1、藏“情緒”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緒低落,所以更應有意識地鍛鍊、控制、調節自己的思維活動及心理狀態,做到目清耳靜,調理情志,內斂寧靜。只有做到性情平和,不輕易動肝火,體內的環境才能更穩定,人體氣機執行才會順暢無礙,人體臟腑和機能才能夠保持良好狀態,抵禦寒邪侵襲,不得病。

2、藏“溫暖”

中醫認為,冬天應該防寒祛寒,重視保暖。因為冬季既可有暖冬、又可有寒流,居家室內有暖氣、出門外出有寒風。這些情況造成氣溫的急劇變化,容易使人(尤其是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者)患上風寒感冒、風溼骨痛、心血管疾病。因此應該重視隨氣候變化而加衣,護藏陽氣。

特別要“藏”好脖子!因為脖頸是寒氣入侵的主要部位,頸部受涼,一會引起頸部肌肉的痙攣,引起脖頸疼痛、引發頸椎病,而頸椎病又可併發多種病症,因此有“萬病之源起於頸椎”的說法,一定要重視;二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也可導致腦中風、卒中、猝死。所以特別提醒外出圍一條適合的圍巾,以避免脖頸著涼。

“藏溫暖”,要警惕一個誤區:把“冬藏”理解為冬眠或冬歇,整天窩在暖氣室或者沙發上看電視、玩電腦,認為不動就是儲存能量,是不正確的;但過度或激烈的室內外運動也不可取,比較適宜的是散步或打太極拳,促進人體產生熱量、深呼吸和血液迴圈,以及新陳代謝,有益健康。

3、藏“能量”

中國曆來有“補冬”的習俗。有句老話講:“冬季補一補,來春打老虎”。冬季進補,應少食咸和生冷,多吃點苦味食物,並以清淡溫和且能扶助正氣、補益元氣、熱量稍偏高一點的膳食為宜,如:牛羊肉、瘦肉、烏雞、鯽魚,多飲豆漿、牛奶;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宜多吃蘿蔔、山藥、青菜、胡蘿蔔、豆腐、木耳、大棗、栗子、花生、紅小豆等。還應多喝熱湯,以滋補臟腑,增進食慾,祛寒保暖。

當然,冬三月,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養生側重點:中青年上班族,重在提高睡眠品質,養成健康睡眠的良好習慣,以保證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狀態應對每天的工作生活;老年人,不但要保持好的睡眠,防止或應對失眠,還要預防頸椎病、高血壓、高血糖、腦中風、心腦血管病、感冒、咳喘等的發作。

總之,在嚴寒的冬季,要提高健康意識,從飲食、運動、睡眠上加以合理調節,尤其是睡眠的健康,是重中之重,因為“好睡眠是天然的補藥”!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有煙艾條和無煙艾條哪個好,你知道它們有什麼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