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喝酒每個人的狀態都不一樣
有的人一杯酒下肚就開始“上頭”了
而有人的不管怎麼喝就是“千杯不醉”
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說法“喝酒臉紅越早,越能喝”
“臉紅走腎,臉白走肝”
“酒量都是練出來的,越喝越能喝”
…
以上種種說法都是真的嗎?
快一起來看看
1
“臉紅走腎,臉白走肝”是真的嗎?
乙醇,俗稱“酒精”,人體吸收乙醇的主要部位是小腸,次要部位是胃。
吸收進入血液後,大部分乙醇在肝臟進行代謝,只有極少部分乙醇可直接從肺部撥出,或經腎臟隨尿液排出。
一般來說,酒精代謝是先走肝,再走腎,缺一不可。
2
臉紅越早,酒量越好?
一喝酒就臉紅,有人說這是代謝快,酒量好的表現。
其實,恰恰相反,這極大可能是乙醛脫氫酶活力不足,引起乙醛在體內蓄積,導致面部潮紅、結膜充血、心跳加速、脈搏加快等血管擴張的表現。
那又是什麼因素決定了乙醛脫氫酶的活力呢?
揭曉答案:乙醛脫氫酶的基因型別。
“紅 臉 基 因”
大部分人的解酒基因都是活力正常的,但近20%的無活力型人群在飲酒後會引起乙醛堆積,即所謂的“紅臉”反應,因此該基因也被稱為“紅臉基因”。
“紅臉基因”在不同種族人群中分佈差異較大,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的突變率相對高一些,而歐美人則很少發現這種突變基因。
此外,有相關研究表明,“紅臉基因”與多種癌症,尤其是食道癌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絡。
所以,臉紅越早,其實是身體亮起的訊號燈,應該少喝酒。
3
酒量能練出來嗎?
其實,最關鍵因素還是基因。
那些一喝酒就“上頭”、渾身不舒服的人,很大程度上會不由自主地減少或抵抗喝酒,所謂“基因決定行為”,這也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
其次,是身體耐受程度。
對於雜合型ALDH2基因的人,乙醛脫氫酶活性部分受損,相對來說飲酒量較難控制。
多喝酒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代償機制,增強解酒酶活性,但長期的超負荷工作可能會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甚至酒精性肝硬化。
所以,盲目的練酒量會傷害身體。
所以
喝酒一定要量力而為
適可而止
也不要勸人喝酒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