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寒
2021年1月5日
庚子年十一月廿二
11:23:17
涼為冷之始,寒為冷之極,當時節走到了以寒命名的小寒、大寒時,冬季的嚴寒已經到了巔峰,所謂“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小寒雖然從節氣順序和字面意思來說,寒冷的程度不及大寒,但歷年氣象記錄表明,小寒的寒冷勝過大寒,可以說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俗諺說“冷在三九”,而“三九天”恰在小寒節氣內。所以這個時期養生最重要的就是對外界極強的風寒之邪進行防範。
不過小寒的寒冷對人體的好處也很大。小寒越冷,越有助於封藏能量,《圓運動的古中醫學》裡講“(小寒)此時如特別寒冷,腎氣封藏,人身必健美也”,可見,小寒天氣越冷,人身的根基越穩固。所以不要懼怕寒冷,只要我們順應天地之勢,處處遵循藏養之道,堅固身體的根基。
小寒雖極其陰冷,但這只是表象,因為此時陽氣已然悄悄滋長,敏感的古人從大自然中找到了端倪:
所以小寒就像黎明前的那段至暗時刻,只要咬著牙再挺一段時間,必將迎來春的曙光。在養生中我們也要注意守護初生的陽氣,就像保護一個剛落地的嬰兒一樣,尤其不要讓它被生病、熬夜、不當飲食、壓力等不利因素傷害到。
在最冷的節氣裡,防寒自然是最重要的,之前我們講過數九以後,頭部、頸部、腹部、腳踝處及足部都是外出時需要注意防護的地方,但在室內也有著涼的可能。
雖然現在室內普遍都有暖氣、空調,但牆面、地板上的涼氣卻不能忽略,孩子玩和睡覺的時候儘量遠離牆面。有些家裡可能燒的是地暖,就覺得讓孩子光腳踩地,在地上跪著玩、趴著玩都沒問題,我們之前群裡就有一學員媽媽留言,說家裡是地暖,孩子跪在地上玩了會兒也沒太在意,但半夜腿等得受不了,直在床上打滾,艾灸後才得以緩解。可見雖是地暖,孩子的腿部還是受了寒。因為地暖是在地板下面布了暖氣管,所以地板受熱不是非常均勻的,這和北方冬天燒的炕是不一樣的。
防是一方面,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增強孩子自身的抵抗力,可以在保證孩子合理飲食起居的情況下,堅持給孩子灸下身柱穴、命門穴。
如果用的是妙舒藥灸,還可以在孩子背後找瓜點來灸,這樣調理更有針對性,灸通一個瓜點,病邪就能減少一分,正氣自然就能增加一分。
“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冬季雖然是萬物都閉藏起來了,但適度進行戶外活動,可以讓孩子伸展筋骨、舒暢血脈,強健脾胃,對身體發育很有必要。
太陽特別好的晴天建議在上午10點到下午13點之間到戶外運動,讓太陽暖暖地曬到背上,這是冬日裡除寒和補益陽氣的好方法。
動能昇陽,因此以收藏為主的冬季要選擇較為和緩的運動,如做操、拍皮球,打陀螺、跳房子、踢毽、做操、慢跑…… 避免出大汗的劇烈運動。
“三九四九冰上走”,滑冰滑雪是這個時期最盛行的遊戲,此外還有玩雪,這幾年很多公園、廣場都用人造冰雪建造起了冰雪樂園,就算不下雪也能讓孩子盡情玩雪,其實冰雪上的活動是非常好的,不會太劇烈,又能讓孩子全身都動起來,但孩子不宜在冰雪中玩得太久,一個小時足矣,容易感冒,有鼻炎、哮喘、咳嗽等症狀的孩子玩的時間更要短些,還要護好口鼻,以防冰雪的寒氣鑽進肺和胃。
因為人體下部屬陰,也容易被寒邪侵襲,玩冰雪時儘管給孩子穿上厚襪子及雪地靴等厚底帶幫的鞋,以免足部受寒。
每天臨睡前最好能用熱水泡泡腳,祛除寒氣,還可以加些溫經散寒的藥物,如艾草、花椒、紫蘇、蔥、姜等等。腳部的經絡很多,泡的同時還可以順便給孩子揉揉地五會、湧泉、太溪、三陰交、太白穴等等,不光活絡了足部氣血,也給五臟六腑做了按摩。
如果孩子出現了流清鼻涕、打噴嚏、鼻子不通氣等外感症狀,要第一時間讓孩子暖起來,此時寒邪尚在體表,是最容易驅除的,只要及時干預就能避免一場感冒。方法有很多,可參見。
民間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之說,一般家庭的冬令進補都是牛羊肉等等高能量的食物,這雖然也是一種補,但並不完全適合孩子,一年四季我們群裡和工作室接觸最多的小兒問題,十有八九都有積滯、內熱。
孩子的特點就是脾肺腎常不足,吃太多高蛋白的肉類就會加重脾胃的負擔,產生積滯,並釀生很多痰溼、內熱,所以進補更應該以清補溫潤的植物性食物為主,可多吃些五穀雜糧及栗子、白薯、馬鈴薯、胡蘿蔔、花生、芝麻、核桃、芋頭、大棗、枸杞等食物,都是對養脾補腎很有幫助的,腎為陽氣之根,脾為氣血之源,在陽氣初生的階段,此時注重對脾和腎的調理,對這一年的生長髮育十分關鍵。
這裡向大家特別推薦一款好吃、製作簡單的小寒核桃仁餅:
小寒節氣中人體內在陽氣生髮至二陽的狀態,可能容易出現一些口唇生瘡,鼻乾燥流血等上火的表現,所以要少吃容易助火的食物比如煎炸、魚蝦等肉類。
家長也不要盲目地給孩子吃一些寒涼的食物清熱,比如牛奶,酸奶,梨、獼猴桃、柚子、柿子、火龍果等水果,否則很容易傷損陽氣的生髮。
對於上學的孩子來說,此時正是緊張的備考階段,課業壓力繁重,中醫講“陽氣者煩勞則張”,腦力活動過重會導致陽氣的過多損耗,戕害孩子的成長。
我們加重雖然不能減輕孩子的負擔,但還是要協助他們在臨考前把身心調到最佳狀態。要做的工作有很多,如做好張弛適度的時間管理,儘量保證9點半前入睡。
睡前可給孩子按揉一些安神助眠的穴位:鎮靜穴、心靈穴、五花穴。
孩子腦力消耗得大,可以按揉一些益智健腦的穴位:百會穴、四神聰。
百會穴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中點處。
四神聰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處。
如果孩子因壓力大出現情緒問題,還可以按揉一下太沖穴。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當第1、2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最重要的還是營造輕鬆和諧的家庭氛圍,避免過多的催促、嘮叨、訓斥,讓孩子在平穩的狀態中接受壓力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