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昨日,有一則關於“母親吃中藥母乳餵養後嬰兒核酸轉陰”的新聞衝上了熱搜,目前還未查到具體用藥及診療過程,但據央視報道,在此次疫情中,大連金普新區的一對年輕父母和三個月大的女兒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確診當晚,一家三口被轉送到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經過專家們研究,採取了給女嬰的媽媽服用中藥,媽媽對女嬰進行母乳餵養的方式治療。入院不久,女嬰就退燒了。元旦期間,專家組醫生為女嬰和她的媽媽又進行了一次全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女嬰和她的媽媽體內都已經形成抗體,兩人核酸檢測轉為陰性。

其實這在中醫中並不是個例。名醫華佗就善於從母子間的整體關係,論治孕乳期婦女與小兒的疾病,如他治療陳叔山小兒吮乳啼哭瀉洩症,也就是說孩子哭哭啼啼,哭一陣還要洩肚子,華佗認為是其母又孕,陽氣內養,乳汁虛冷而致,後讓其母服“四物女宛丸”而愈。說明當時已觀察到母乳對嬰兒的影響。

中醫學認為,母乳不僅可以治療嬰兒疾病,還可以透過母體患病由乳汁傳於胎兒,故乳母在哺乳期必須保持精神舒暢,注意避寒暑,調攝飲食,防止疾病。

明朝的《普濟方》曾這樣論述:“其或母用性不順,則氣血亂,氣血亂則乳汁不和,乳汁不和令兒嘔逆。”又云:“擇乳母,須精神爽健,情性和悅,肌肉充肥,無諸疾病,知寒溫之宜,能調節飲食,奶汁濃白,則可飼兒。”這就是說乳母的情緒,對嬰兒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情緒好的話“奶汁濃白”,嬰兒的身體健康,如果情緒不好則可致嬰兒嘔吐。

在明朝的《幼科發揮》中,指出乳母如果消化不良,可影響胎兒的健康:“飲食入胃,氣通於乳,母食熱則乳宜熱,母食冷則乳宜冷,故兒傷熱乳則瀉黃色……傷冷乳則瀉青色。”

在臨床中,其中奶麻多發生在小兒初生未滿月時,遍身紅點,由兒在母胎中受有熱毒所致。因為嬰兒體質嬌弱,不可妄用湯劑,就可與乳母服用湯藥,使嬰兒從母乳中獲得藥氣而達到治療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哺乳期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服用中藥或者中成藥,必須要在醫師的指導下用藥,切不可自行服藥。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中醫藥加油!

13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那些好身材的女星們······這些秘密你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