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現在,伴隨著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很多人沒辦法做到規律飲食,長此以往,各式各樣的胃病難免找上門來。胃的問題關乎我們的身體健康,胃功能一旦受損,往往很難調理,還會影響到整個消化系統的正常運轉,甚至可能引發其他疾病。

呵護我們的胃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健康工程,但你真的了解胃嗎?胃的形狀有多少種?胃容量到底能有多大?吃幾分飽才是最健康的呢?

胃屬於消化系統,一般情況呈紡錘形,上接食道,下接小腸十二指腸,分為上部(賁門)、中部(胃體)和下部(幽門)。

胃通過蠕動攪磨食物,使其與胃液充分混合。胃壁細胞可分泌胃酸,胃酸的主成分是鹽酸,主要起到調節胃環境中的pH,保持蛋白酶的最佳活性的作用。

胃蛋白酶是胃中的主要消化酶,能夠將食物中的蛋白質大分子分解為小分子的肽,在胃裡完成食物的初步消化。

胃的形狀有多少種?

對於不同體型和飲食習慣的人來說,胃的形狀也可能有所不同。如果長期不斷擴大食量,而胃壁張力有限,就可能使胃發生不可逆形變。

人體胃的形態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魚鉤型胃、牛角型胃、無力型胃和瀑布型胃等,在臨床上最常見的胃的形態為魚鉤型。

魚鉤型胃又叫J型胃,胃底、胃體等各部寬度大致相當,多見於體型屬正常範圍的成年人,是最常見的一種胃的型別。

牛角型胃又叫高度張力胃位置較高,上部寬大,越往幽門越窄,在兒童和肥胖型人群中較為常見。吃飯速度過快、胃內食物排空速度較慢容易導致牛角型胃的形成。

瀑布型胃的胃體窄小,微向前傾,胃泡很大,較為少見。這種型別的胃主要與人的體型相適應而形成,身形瘦削的人容易形成瀑布型胃。

無力型胃又叫長型,是胃下垂嚴重到一定程度的表現,胃底窄,胃體寬大且垂直下降,嚴重時胃大彎甚至可能進入盆腔,這種形狀的胃功能較為遲緩,通常處於低度緊張狀態,容易發生幽門潰瘍,常見於潰瘍病患者。

除無力型胃常見於一些腸胃疾病患者以外,其餘三種胃的形狀都屬於正常形態範疇,其中,輕微胃下垂可能會產生牛角型和瀑布型胃,但單純的胃形態改變不需藥物治療,只要在日常飲食時稍加註意,少食用油膩辛辣食物即可。

胃容量到底能有多大?

了解了胃的形狀以後,胃容量也是很多人十分關心的問題,為什麼有些“大胃王”可以一次性吃下超出常人幾倍的食物而並沒有感到不適,而有些人就是“小鳥胃”,吃幾口就飽了呢?胃壁是由多層肌肉組織構成的,具有較強的伸縮性,正常人進食後的胃容積可擴大將近30倍,但其實,不管是大胃王還是普通人,胃容量都是基本相近的。

普通人在不進食的時候胃的容積只有50毫升,進食後可達1500~2000毫升,極限容量可達3000毫升,過量飲食或節食都不能改變胃的容積。

也就是說,大胃王跟普通人,在胃的容積上差別不大,不是說普通人的胃不能被撐到容納幾斤甚至十幾斤的食物,而是說普通人如果吃這麼多東西,胃和消化系統會難以承受,無法正常消化吸收,人會產生強烈的不適感。

而大胃王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較好,胃的代謝也快於常人,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時間比一般人要短,能較快地進入腸道,並且消化吸收掉。

這樣一來,在他們大量進食的時候,胃裡一直有食物,但也有食物不斷地進入腸道,而且胃的彈性比一般人大,承受能力較強,因此他們吃很多也不會感到不適。但必須明確的是,他們的胃容量和普通人基本無異。

也就是說,少數人之所以能吃很多東西,並不是因為他們胃的容量很大,而是與他們的高代謝、較強的消化吸收能力和耐血糖能力都有關係。

我們吃幾分飽才是最健康的?

對於一般人來說,為了身體健康,還是應該適量進食,那麼吃幾分飽才最健康呢?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每餐7~8分飽比較利於身體健康,既能夠支援身體正常代謝和日常工作,又不至於吃得太飽加重胃和消化系統的負擔。

就一日三餐來說,早上是人體消化功能代謝最快的時候,可以吃6~7分飽,午餐時需要補充的能量最多,7~8分飽為宜,晚上消化系統功能開始下降,可根據自己情況,5~6分飽較適宜。

除了適量飲食以外,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營養物質搭配和規律的飲食同樣重要。

胃酸是在持續分泌的,飲食不規律可能引起胃酸分泌過量,如果深夜進食、吃生冷或過辣的食物都可刺激胃粘膜生理性反泛酸。

而沒有按時進食,胃較空,過量胃液可能造成慢性胃炎、胃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同時,我們平時也應該時刻關注腸胃健康狀況,一旦出現便祕、腹瀉、嘔吐和食慾不振等現象,必須引起重視,及時改善飲食結構或科學用藥進行調整,腸胃疾病不可拖,否則長期以往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後果。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山南“雙十一” | 2017⇆2019,禿然的自我注意到了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