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俗話說:“熱水泡腳,勝似補藥。”熱水泡腳自古以來就是一種非常受人們歡迎的養生方式,特別是在冬天,熱水泡腳可驅除寒冷,溫陽暖體。那麼,如何泡腳養生效果最好?哪些人群泡腳時需格外謹慎呢?本期,小編和你一起聊聊泡腳那些事兒。

冬季泡腳有四大好處

泡腳是中醫的一種養生保健方法,具有加快血液迴圈、刺激穴位、解乏散寒之功效,同時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幫助抵禦各種疾病。冬天泡腳好處多,但也是有講究的。

一是有助於緩解失眠。泡腳時,可在盆裡加入鵝卵石,一邊泡腳,一邊磨腳,能夠健脾益氣、寧心安神,提高睡眠品質。

二是有助於疏通經脈。冬季,很多女性末梢迴圈不良,手腳冰涼,用熱水泡腳能達到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進而改善手腳冰涼的現象。

三是有助於放鬆身心。腳底有很多穴位、反射區、經絡,如果經常泡腳並做腳部按摩,對身體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四是有助於緩解頭痛。把雙腳浸入到40℃的熱水中,約15~20分鐘,能夠緩解頭痛症狀。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

泡腳“三不”“兩度”原則

泡腳想達到理想養生效果,不是簡單地將腳泡進熱水就好了,還需掌握一些正確、簡單易行的方法,把握好“三不”“兩度”的原則。

三不

飯後不宜馬上泡腳。飯後泡腳是很多人的選擇,但是要注意,由於飯後胃部的消化需要供血,泡腳會將血液引流到身體其他部位,為了避免導致消化不良,建議飯後一小時再泡腳。

泡腳不要看書、看電視。泡腳時看看電視、看看書報十分愜意,但其實這是不大好的習慣。看書、看電視的時候需要集中精力,腦部要集中供血,腳部對溫度感知也較差,建議泡腳的時候聽聽一些輕音樂,放鬆身心。

泡完腳不要馬上睡覺。睡前泡個腳也是很多人的選擇,泡完腳後我們都會認為身體暖了,直接蓋上被子睡覺更能保暖,其實在泡完腳後,溫度並未完全到達全身,此時建議對腳部、小腿做一些簡單易行的按摩,讓熱量傳到全身,在冬天這樣睡覺更加保暖。

兩度

溫度。冬天泡腳多數人都喜歡用非常熱的水,但是溫度過高容易使血管擴張過度,迴流過多,容易出現頭暈、頭脹,所以一般泡腳的溫度建議在45℃左右。

時間長度。有時我們泡腳的時候聽著音樂不自覺地就泡上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然而過長時間泡腳不僅也會導致血液迴流過多出現頭暈、頭脹,而且對面板也不好,容易出現區域性面板乾燥等問題,20~25分鐘即可。

5類人泡腳需謹慎

雖說寒冷的冬季用熱水泡腳是一件愜意的事,但也未必人人適合,以下5類人泡腳時需格外謹慎。

心腦血管病患者。對於有基礎血管疾病的人來說,泡腳時間較長、溫度過高等因素,可能增加心腦血管負擔。此類人泡腳時水溫不宜過熱,一般在40℃~45℃為最佳;時間也不宜過長,10分鐘左右即可,否則將導致大腦和心臟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目眩等症狀。

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患者的面板比較脆弱,腳部末梢神經對溫度不敏感,正常人感覺很燙的水溫,他們卻感覺不到,所以很容易被燙傷。一旦被燙傷,哪怕是一個很小的水泡,若不及時就醫,都可能導致足部感染、潰爛,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截肢。

靜脈曲張患者。靜脈曲張的主要病因是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腳部溫度的升高只會增加區域性血流量,不能改變靜脈迴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加重靜脈迴流負擔,導致曲張的靜脈進一步擴張,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很可能把腳越泡越腫,所以千萬不要用熱水泡腳、泡腿,也不宜用熱水袋暖腳或洗桑拿浴。

足癬等面板病患者。很多人誤以為泡腳能減輕足癬症狀,其實用熱水泡腳反而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對於面板已經破潰的傷口,熱水泡腳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敞開傷口,乾燥通風。足部患有皰疹、溼疹等疾病的患者也不要用熱水泡腳,一旦將面板弄破,很容易造成感染。

兒童。如果孩子的腳不是很涼,就沒必要泡腳。人體足弓在兒童時期逐漸形成,此時如果經常用熱水泡腳,可能會導致孩子足底的韌帶變得鬆弛,不利於足弓的形成和維持,長此以往,會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風險。

泡腳時加點“料”更利養生

泡腳時,在水裡加點“料”更有益於健康養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使用。先將這些“料”放入鍋中加水熬煮,待水溫適宜後反覆洗腳。

艾葉:味苦性溫,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祛溼止癢等功效。對於體內溼氣重、痛經宮寒、月經不調、面板瘙癢、風寒感冒等人群,均可使用艾葉泡腳。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通經脈、祛寒保暖之功效。使用生薑泡腳有助於緩解手腳冰冷的症狀,同時還能預防風寒感冒。

花椒:花椒用作中藥具有行氣、祛寒、止痛等功效。用花椒泡腳後,有助於將血脈打通,讓整個身體都感覺暖融融的。

蘿蔔:有腳臭的人,可以用蘿蔔泡腳以去腳臭味。(人民健康網綜合自健康時報、生命時報、中國中醫藥報)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中醫養生學 養生先養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