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體熱
多因嗜食辛辣厚味或感受溼邪、暑氣或寒邪化熱,或氣鬱化火,積滯化熱。《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月生則熱。”《素問·玉真要大論》:“熱者寒之。”分表熱證、裡熱證、虛熱證、寒熱證等。
先天陽盛是主因
中國文化中有“陰”和“陽”的概念,中醫尤其講究這個。“陰”是指有形的、冷的、暗的、靜的東西,具體到人體,就是血、精、津等。而“陽”是指無形的、熱的、明亮的、動的,具體到身體,則是器官、組織的功能,也稱為“陽氣”。在陰和陽之間,中醫乃至多數中國人都更重視陽,也就是更重視人體的火力。
火屬陽,是一種有形無跡的熱力,具有急、烈、炎、熱的特性。《溫熱經緯》中記載的“土遇之而焦,金遇之而熔,木遇之而焚,水遇之則涸,故《易》曰,燥萬物者,莫暵於離”,已充分說明火的特性。根據“火曰炎上”來看,火具有的溫熱、向上、升騰的抽象特點,這也是它有助於新陳代謝的最大原因;人體的脈、五臟的心、五官的舌、形態的笑、情態的喜也都屬於火;生理功能所表現的正常體溫和熱力屬火;如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病理過程所反映的亢進現象也屬火。人體講求陰陽平衡,陰虛陽盛就會導致體內生熱,大多數體內有熱的人都是先天陽盛導致的。
補品吃太多,慢慢變體熱
過多的肉類,過濃的牛奶、過甜的飲料、過分脫水才變得更香的零食都相當於給身體進補,食物過於精良就等於進補,進補過度就會導致身體上火。
飲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氣候和季節來做相應的調整。本身體質偏熱的人,就不適合吃一些熱性的食物。同樣,炎熱的夏天,人本來就容易感受火邪,這時候就適宜吃一些性平和或者涼性的食物。
另外,食物的烹調方法也會對食物性質有所影響,油炸、煎烤,吸收了油和火的食物,都是容易導致體內環境偏熱的。應該儘量少吃或不吃。
體熱是實熱,陰虛是虛熱
中醫認為,內熱中可分為虛、實兩類。
實熱多源於陽氣有餘,或邪鬱化火等,其病勢較急,病程較短,胃腸、心、肝膽多實火,表現出牙齦疼痛、咽喉幹痛、口舌生瘡、口渴口苦、大便乾結等症狀,青壯年多易出現;
虛熱多源於精虧血少,陰虛陽亢,虛火上炎,其病勢較緩, 病程較長,多表現為肺、腎陰虛症狀,比如出現燥熱、盜汗、口熱乾燥不欲飲、心煩、失眠、耳鳴、頭暈等症狀,老年人及慢性消耗性疾病者易出現。治療原則是實火宜瀉,虛火宜補。
辨別內火中的實火與虛火不能簡單化,具體到某一個人的實際情況更為複雜。
比如有的人也許飲食不消化造成積滯,鬱而化火,但是他的身體素來虛弱,這就是虛實夾雜的一種情況;反過來,有的人也許幾天未休息好,過度疲勞,陰虛火旺,但是他的身體素來強壯,這也是虛實夾雜。這時治療要補瀉兼施。
可見,對於“上火”,切不可不管內火外火、虛火實火統統投以清瀉降火之劑。
(下次我們聊聊怎麼清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