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吳茱萸首見於《神農本草經》,為芸香科植物吳茱萸、石虎或疏毛吳茱萸的乾燥果實,以果實飽滿、身幹、氣味濃郁為佳。有小毒,多制用。臨床上有大花和小花之分。

吳茱萸歸肝經、脾胃經、腎經。

功效應用

1-溫肝散寒止痛:吳茱萸辛散苦洩,入肝經,能疏肝散鬱,散寒止痛,擅治肝寒氣滯諸痛症。《神農本草經》謂本品主“溫中下氣,止痛”,《名醫別錄》謂本品主“腹內絞痛”,《藥性論》認為本品“治霍亂轉筋,胃中冷氣吐瀉腹痛不可勝忍者”。

2-降逆止嘔:本品性熱而味苦,入胃經,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之功,用於中焦虛寒之脘腹冷痛、腹脹、洩瀉,常配伍人蔘、生薑等,如吳茱萸湯。一日我吃金針菇等蔬菜後胃脹反酸,取吳茱萸10克咀嚼,十幾分鍾後緩解,腥辣之味道兩年仍記憶猶新。

3-燥溼止瀉:本品性熱,質燥除溼,入脾腎經,燥溼止瀉,治療脾腎陽虛之五更瀉,與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同用,即四神丸。

4:其他用法,外用適量醋調敷湧泉穴可治療口腔潰瘍,高血壓,腹瀉。

用法用量:

煎服,1~10g;外用適量。

注!本平臺釋出的藥物,處方僅供中醫師參考,請勿盲目使用,如發生意外傷害須自行承擔後果。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闢謠:有些食物,吃了可以讓囊腫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