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癌症不可怕,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關鍵是要有正確的理念和科學的方法!

— 清華大學.張明徽

01案例分析

如果看不明白後續的專業描述

兩分鐘看完這段文字即可

許多對細胞免疫治療有一定了解的患者都會問同一個問題:細胞免疫治療治療多長時間之後可以停止治療?需要長期維持嗎?

其實不用,因為免疫治療有它獨特的“拖尾效應”。但當然,“停止治療”是需要有前提的——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被徹底啟動,恢復之前的免疫狀態。

「什麼叫“拖尾效應”?」

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定時間長度的免疫治療結束後,前期良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持續很久,並不需要靠藥物維繫,沒有“耐藥”的困擾——這是免疫藥物和化療或靶向藥物最大的區別。

我們來看看這樣一位患者的病例分享。

對於許多NKT治療受益的患者來說,他們心裡是不願意暫停治療的。但正巧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劉先生不得不中斷了長達五年的NKT細胞免疫治療。

一整年的空窗期(也沒有其他治療),結果如何?

劉先生的病情簡介

劉先生病情分期為中晚期,又存在淋巴結轉移,有很高的復發轉移風險,所以在輔助治療結束後(2014年9月)以預防為主要目的選擇進行NKT細胞治療。

同時患者沒有任何瘤負荷,所以治療頻率不需要很高,每3個月回輸1療程即可。截至2019年年底,他已完成20療程NKT細胞免疫治療,疾病無進展期高達62個月(超過五年)。

但因為2020年的疫情,劉先生的NKT回輸被迫暫停。之前他很擔心焦慮中斷的治療會不會導致腫瘤細胞再度活躍。

>>>清華細胞治療團隊評估:

劉先生在術後化療後非常及時的就跟進了細胞免疫治療,過去這五年未出現任何復發和轉移,且精力狀態、生活質量俱佳、頭髮逐漸變黑、不容易感冒,種種跡象均證明他的免疫系統已經再度啟用,並且能長期抑制腫瘤的復發可能,所以暫停治療也是可行的

當然,每位患者的情況並不相同,所以持續使用免疫細胞治療的時間也並不相同。又由於細胞免疫治療起效慢,2~3年的持續治療時間是需要的,治療頻率可以根據具體的病情做適當的調整。

惴惴不安的一年過去了,在最新的複查結果中,劉先生不論影像還是血液檢查報告依然顯示穩定,沒有任何復發轉移跡象,且繼續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

惡性腫瘤的風險在於復發與轉移,在正規的手術及術後輔助治療結束後,一定得為延遲復發和轉移時間打好基礎。

02 治療概況

劉先生的治療概況

2013年11月

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部脹痛。

2013年12月31日

當地醫院行胃鏡檢查提示賁門胃底佔位,取病理提示腺癌。

2014年1月7日

于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在全麻下經左胸切口行賁門癌根治術,術後病理提示:(賁門)中分化腺癌,潰瘍型,腫物面積2.5´0.7cm,侵透漿膜,切緣(-),賁門周圍淋巴結2/12。UGT1A1*野生型*28突變型,HER-2(-),Lauren分型。

2014年1月12日

始行4週期XELOX方案化療,因體重下降明顯,體質較弱。

2014年5月8日

改為口服單藥卡培他濱化療4週期,末次時間2014-7-29。

自2014年9月

開始進行NKT細胞治療,方案為1療程/2月,至今(2020年10月)已完成21療程。

採用NKT細胞免疫治療,方案為4+4,後改為6療程/年,至今已完成32個療程(截止2020年10月)。

03影像資料

賁門癌術後改變,2014年2月表現為胃吻合口顯示不均勻增厚,周圍邊界不清,左側胸腔少量積液,考慮手術引起,後2014年11月至2020年7月多次複查胃吻合口壁未見明顯增厚,胸腔積液吸收。術區未見區域性復發徵象。

04腫瘤標誌物

說明:2015年3月至2018年6月複查CEA、CA72-4間斷升高, 不排除與殘胃炎症及潰瘍有關,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複查CEA、CA72-4、CA19-9均處於正常水平,注意密切觀察。

24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如何創造一個健康的腸胃?飲食的魔力,科學家教你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