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這個詞,對於癌症患者來說,代表著很不好的寓意,甚至有些患者從醫生那裡聽到這個詞後,就心如死灰,放棄後面的治療。
那是不是癌症轉移就等於沒救了呢?這個問題,就算田主任告訴大家,答案是否定的,肯定也沒幾個人相信,說不定還覺得田主任是在“空口套白狼”。所以,今天田主任就用自己在臨床上的一個案例說服大家。
陳女士,71歲,有丙肝病史10餘年,2012年2月突發右上腹疼痛,經過詳細檢查,發現動脈期肝右葉上段見巨大團狀腫瘤血管影,實質期肝病灶呈腫瘤染色,餘右肝內見散在多個可疑小結節狀腫瘤染色表現;查甲胎蛋白為2300ng/ml,被診斷為原發性肝癌破裂出血、丙肝後肝硬化。經過介入止血、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射頻消融術等積極治療後,陳女士症狀好轉,甲胎蛋白從2300ng/ml下降到252ng/ml。
2012年4月,陳女士發現在右側鎖骨上出現一個包塊並迅速增大,甲胎蛋白達到2700ng/ml,考慮腫瘤復發並轉移。2012年5月開始服用靶向藥物多吉美治療,但因不耐受藥物副作用,沒用多久就停用了。
2012-5-4行PET/CT檢查,結果如下:從查出肝癌到癌症復發轉移,只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陳女士都不敢相信病情會進展得這麼快,但是她和她的家人都不想放棄,輾轉打聽聯絡到田主任。
經過和田主任的溝通,陳女士於2012年6月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腫瘤科,田主任給她制定的診療計劃如下:
1、病例特點:肝癌破裂介入治療後,全身轉移,高齡,一般狀況差。
2、治療策略:調理身體狀況,全身治療為主,多專業聯合、序貫治療。
3、治療方案:內分泌治療,全身化療,靶向治療。
入院後,甲胎蛋白繼續快速升高,治療前甚至達到了8223.5ng/ml,右側鎖骨上窩腫塊繼續增大、變硬。
開始治療後,制定的內分泌治療使陳女士精神飲食狀態好轉不少,提高了化療的耐受能力,降低了化療副反應和風險,從而保證了化療的順利實施。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後,陳女士右鎖骨上腫大的淋巴結迅速變軟、縮小,病情明顯好轉。
2012年9月複查PET-CT如下:治療的效果大大的激發了陳女士後續治療的動力,她非常配合接下來的繼續治療。在後面的療程中,陳女士右鎖骨上腫塊消失,甲胎蛋白逐步降低,於2012年11月降至正常(<8.0 ng/ml)。
可能有人覺得,這是2012年的病例,沒有什麼代表性。如果田主任告訴大家,目前陳女士的身體狀態良好,你還覺得沒有代表性嗎?是的,陳女士目前狀態良好,而且遵醫囑定期複查。
講這個病例,田主任就是想告訴大家,千萬不要放棄治療,天無絕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根據每位患者的細節和特定,制定基於現有最新知識的、基於全面詳細評估的、多學科的(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微創治療等等)、時間空間有機綜合的、全程化、動態化的腫瘤個體化治療方案,再加上患者的積極配合治療,癌症轉移≠沒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