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明日大雪】驅寒保暖、護心血管,大雪養生推薦5食材!

文原:神黃中醫智庫

12月7日進入節氣「大雪」時節。冬天萬物消長,陽氣容易耗損,大雪節氣,陰氣已盛,陽氣衰微,中醫提醒要遵循「驅寒保暖」的養生要訣。

中醫認為,陽氣可以推動五臟六腑的運作,也是人體溫暖的來源,而充足的睡眠則能補充陽氣。「大雪」過後建議儘量晚上10點就寢,早上等身體暖了再出門,避免清晨嚴寒著涼,也減少因為溫差大,血管急遽收縮,導致心臟病、中風發作的風險。

人體的頭、胸、足三個部位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襲,因此天冷出門帽子、圍巾不可少,也可採洋蔥式穿法,有效杜絕寒冷,想要避免吸入過冷空氣,可隨身攜帶口罩備用。

冬天護心當季蔬菜不可少

除了避免讓身體受寒,也可以透過飲食保護心血管。菠菜、洋蔥等蔬菜都是很好的選擇。

菠菜含有豐富的葉酸,每100克有超過70微克的含量。《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曾發現,葉酸和維生素B12比維生素E、大蒜和其他營養補充劑更能有效預防心臟病。洋蔥則含有前列腺素,能擴張、軟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狀動脈血液流量,促進引起血壓升高的鈉離子排洩,可以調節血脂,預防血栓形成,有助保護心血管。

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冬天進補,開春打虎”,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應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除此之外,紅蘿蔔、山藥、黑木耳、海帶、草菇都對心臟好處多多,還有防治鼻炎,消痰止咳等功效。

大雪養生推薦5食材

黑豆

在大雪時節,可以多吃黑豆來增強體質。中醫認為,黑色食物能補腎,而腎主骨生髓,髓化血,腎氣充足,骨髓造血機能也會正常。黑豆入腎,具有健脾利水,滋腎陰,潤肺燥,還有烏髮黑髮及延年益壽的功能。

黑豆富含鐵、磷、鈣、鎂、銅、鋅,能維持骨骼的整體健康。鈣和磷對於骨骼有支撐的作用,鋅和鐵則能維持骨骼與關節的彈性。不過,由於黑豆是高鉀食物,腎功能不佳的人不宜多吃,另外,黑豆含有大豆異黃酮,可能有豐胸的效果,但患有子宮肌瘤、乳癌的人則要減少黑豆的攝取量。

白蘿蔔

健脾開胃、潤肺化痰,特別適合在立冬、大雪和冬至時節食用。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白蘿蔔有「平民人蔘」的美名,根莖葉都能吃,種子還能入藥,《本草綱目》更稱白蘿蔔是「蔬中最有利者」。冬天血液迴圈變差,熱量鎖在體內,造成內臟火氣大、排便不順,正適合吃具降氣作用的白蘿蔔清熱、助消化、代謝身體廢物。

橄欖

大雪時節,通常天氣較乾燥,多吃橄欖有利潤燥生津。橄欖富含水分和營養物質,能開胃、潤喉、除煩熱,甚至有消炎抗腫的作用,對咽喉腫痛、沙啞、咳嗽有輔助效果,很適合兒童、孕婦和中老年人食用。

橘子

橘子的維生素C、維生素A和維生素B1含量高居水果之冠,且其中的柑橘多酚成分,能夠抗發炎、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預防癌症,同時也是很好的抗氧化劑。

烤過的橘子減少了寒性,且能鎮咳化痰,「尤其果肉與果皮間的橘子絲的功效最好,」作法是拔蒂頭後撒上少許鹽,包錫箔紙放入烤箱5分鐘,最好連同橘皮一起吃。

牛肉

牛肉益氣養血、健脾暖胃,特別適合大雪時節食用。牛肉富含蛋白質,經常食用可增強抵抗力、促進肌肉生長,尤其適合術後、病後體弱者恢復體力,是冬季補養佳品。

此外,牛肉可以消水腫、除溼氣,在中醫裡有補脾胃、補血及強筋骨等功效。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多吃薑黃好處多,輕鬆防病又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