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節氣福利桌布

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範圍也廣,故名大雪。

到了大雪全國皆至寒冬了,氣候的完全轉變,也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養生方向,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帶來大雪的三防一患。

【大雪三防】

大雪節氣的氣溫急降對人體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血壓、氣管、腸胃等方面都因為天氣寒冷而有所變化,這時,預防中風、心臟病、消化道潰瘍變得十分必要。

防中風

對於血管彈性差的人,氣溫急劇變化會帶來血壓波動,引發中風。寒冷可使人的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全身血管收縮。同時,氣溫較低時,人體排汗減少,血容量相對增多,這些原因都可使血壓升高,促發腦溢血。

因此,首先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原發疾病的治療,其次注意發現中風先兆,如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物不清、肢體麻木等。

防心臟病

隆冬季節與冬末初春為急性肌梗塞的兩個發病高峰期,其原因除了氣溫偏低刺激人體交感神經,引起血管收縮外,寒冷還能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導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狀血管。

因此,老年人應重視防寒保暖,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添衣服、被褥,以防寒冷侵襲還要定期進行心血管系統體檢,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溶栓、降脂、擴血管和防心肌缺血、缺氧藥物。

防消化道潰瘍

這時由於寒冷刺激人的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支配內臟的植物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在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腸調節功能發生紊亂,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粘膜或潰瘍面,使胃產生痙攣性收縮,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胃病復發。

因此,要注意胃的保暖和飲食調養,日常膳食應以溫軟淡素、易消化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忌食生冷,戒菸戒酒,還可選服一些溫胃暖脾的中成藥。

【大雪一患】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也要順應自然規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宜早眠早起,並要收斂神氣,特別在我們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不受秋燥的損害。現時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中醫講“肺為嬌髒”,太寒太熱都受不了,特別是寒,最容易引起咳嗽、哮喘。而且現在很多地方霧霾為患,這時候感冒會對肺部產生極大壓力,所以小小的感冒,在這個特殊時期裡,卻是一個大大的隱患,這裡小編也為大家帶來8招預防感冒:

冷水浴面

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覆多次。

勤洗手

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過的地方存活3小時,因此,經常洗手的人能遠離感冒。另外,不要養成揉鼻子、摳鼻孔的壞習慣,這樣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帶到最易被傳染的部位。

鹽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熱水泡腳

每晚用較熱的水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後雙腳要發紅,可預防感冒。

生吃大蔥

生吃大蔥時,可將油燒熱澆在切細的蔥絲上,再與豆腐等涼拌吃,不僅可口,而且可以預防感冒。

按摩鼻溝

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十餘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後減輕鼻塞症狀。

多喝水

大量的水可以將病毒從身體中帶走,防止脫水症(感冒的併發症之一)。

有氧運動

每天進行30-45分鐘的有氧鍛鍊,如散步、騎車、跳舞等,可極大增強人體抵禦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傳染病。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為什麼冬季慢性阻塞性肺炎頻發?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