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兩種營養素,那就是蛋白質和脂類,接下來我們來介紹介紹帶三個營養素,碳水化合物。
這三個營養素常常會在一起說,這是因為這三種營養素都是屬於常量營養素,也就是身體需求量比較大,同時它們還都能夠為身體供給能量,又稱為供能營養素。
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了解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氧構成的一大類有機化合物,也稱糖類,是我們身體必須的營養素,也是我們人體利用最充分,最清潔的供能物質。
碳水化合物分為三大類,包括了糖、多糖、寡糖,詳細組成如下。
可以看出糖類、澱粉類、纖維素都是屬於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主要是透過食物中來攝入,最後被身體消化吸收。不過有些特殊情況下也會選擇其他的方式攝入,比如輸液輸葡萄糖。
那我們身體是如何消化吸收碳水化合物的呢?我們從口腔攝入食物後,就會就會從口腔進入胃腸道,所以口腔裡面的唾液澱粉酶對碳水化合物作用不大。進入胃裡面後,胃沒有水解澱粉的酶,胃酸的作用又很小。於是碳水化合物基本上完整的進入到小腸了,這裡就沒有那麼容易通過了,會被水解成單糖,包括了大量的葡萄糖、少量的國糖及半乳糖。
碳水化合物基本上是在小腸內被分解掉了,但也會有漏網之魚,沒有被分解的就會在結腸被結腸菌群分解,形成氣體,比如氫氣、甲烷氣、二氧化碳和短鏈的脂肪酸,這個過程稱為發酵,產物裡面的氣體會被身體排除,其他物質則會身體吸收代謝掉
分解後的單糖會被吸收進血管,這個時候會引起血糖濃度的上升,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飲食後血糖會升高。然後匯合在肝臟,再被運輸到全身各個器官發揮作用。
我們身體離不開碳水化合物,那它對於我們到底有怎樣的作用呢?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可以分為六個方面:
1、儲存供給能量
碳水化合物本身就是我們三大供能物質之一,1g產生的能量是4千卡,正常人每天需要的能量裡面有55-65%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它是我們身體裡面利用效率最高也最清潔的能源,也是我們神經系統和心肌的主要能源,所以,缺乏了碳水的攝入就會導致精力不振,心力交瘁的感覺。
碳水化合物除了以遊離糖在身體存在外,多餘的還會在肝臟和肌肉裡面以糖原的形式存在,特殊情況下就會被釋放出來供能。
2、構成機體組織及重要生命物質
碳水化合物不僅僅是分解供能,我們身體裡面的細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含量有2-10%。不僅細胞裡面有碳水,糖的結合物還在各個組織裡面。
3、節約蛋白質
我們蛋白質雖然也是我們的供能物質,但它主要構成我們身體的基本結構,不會輕易分解供能,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能。但是當我們碳水攝入不足的時候,我們身體又需要葡萄糖的供給,於是只有透過蛋白質的糖異生作用轉化葡萄糖來供能,就會損傷身體蛋白質。所以,我們要保障足夠的碳水攝入。
4、抗生酮作用
我們主要的供能物質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如果碳水化合物供能不夠的時候,就會讓身體裡面的脂肪開始分解成脂肪酸氧化來供能,但是這個過程中脂肪酸無法完全氧化,就會產生酮體,酮體在身體裡面堆積過多,就容易產生酮血癥和酮尿症,損傷身體的健康。所以,我們要保障足夠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5、解毒
碳水化合物經糖醛酸途徑代謝會城村葡萄糖醛酸,可以和很多的有害物質,比如細菌毒素、酒精、砷等物質結合,消除這些物質的毒性或者活力。
6、增強腸道供能
在碳水化合物中有一類非澱粉多糖,比如纖維素、果膠、抗性澱粉、功能性低聚糖等,無法在小腸進行分解吸收,但是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結腸的發酵、增強腸道的排洩功能。
那碳水化合物需要攝入多少呢?碳水化合物是我們身體必須的,但我們需求也有一定的量,過多的攝入反倒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我們一般建議碳水化合物攝入佔我們總的攝入能量的55-65%。
說到碳水化合物,就不得不說血糖生成指數這個身體的指標,因為我們攝入碳水化合物之後,就會被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造成血液濃度上升。
血糖生成指數(GI)指的是餐後不同食物血糖耐量曲線,在基線內面積和葡萄糖耐量面積之比,它是衡量某種事物組成對血糖濃度的影響的一個指標。
血糖指數高的食物,會在胃腸道消化很快,吸收效率好,葡萄糖會迅速進入血液造成血糖波動大。而血糖指數低的食物則會在胃腸道停留時間較長,葡萄糖釋放緩慢,血糖相對較穩定。
不管我們是健康、正在減肥還是糖尿病患者,保持穩定的血糖很重要,我們儘可能要選擇血糖指數低的食物攝入。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