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黃帝內經之陰陽應象大論之二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黃帝內經中重要的一節陰陽應象大論,此篇為闡述陰陽最頂級一篇,本系列將持續更新,請關注我,一起學中醫!

中醫認為人體和外在的環境是一體的,所以人體的健康跟環境息息相關,不僅僅是寒熱之類簡單的相關,而是人體迴圈跟外在天地也是直接相連的且相似的。所以學中醫不能不學中醫和外在的聯絡!

天有四時五行:

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別對應春、夏、長夏、秋、冬。

四時五行生天之五氣:春生風、夏生暑、秋生燥、冬生寒、長夏生溼

人有五臟、化五氣,產五志:

五臟:心、肝、脾、肺、腎

五種情志:五臟化人之五氣,五臟分別化生出各自的髒氣,從而產生五種情志,喜、怒、悲、憂、恐。

五志太過的危害:

上古的真人、聖人、賢人會把情志丟掉,不會被五志所傷。

天有五氣,人有五志。五氣太過傷萬物,五志太過傷五臟。

五志對應的五行屬性可以令五志相互制衡:

例子:

范進中舉,這個大家都有聽說過,范進中狀元后過於開心,一下瘋了!沒辦法控制了!因喜過頭了生病,看上面的圖,哪個情志能制衡喜那?是恐!找個他最害怕的女人大吼一聲,范進就清醒了!恐能勝喜!

喜、怒會傷元氣,寒、暑會傷萬物的形態

過於怒會傷陰,肝臟是陰,憤怒會傷肝,常言氣(氣憤)大傷肝嘛

過於喜會傷陽,心臟是陽中之陽,所以太喜會傷心

人的情志太過會是濁氣向上,本來濁氣是在橫隔下的,情志一過,濁氣就上來了。所以人如何會生病?情志太過,再遇上天地五氣變化,就會得病!

溫病派與傷寒派之爭: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倪師認為,溫病派只看到了春必溫病,看到溫病就用寒涼藥(熱者寒之)

傷寒派認為因為冬傷於寒,才會春必溫病,是一個因果關係!

舉例:就算是很熱的地方,也可能在冬天傷於寒,在佛羅里達州非常熱,胖人出汗、喜喝冰水,即使吹空調還是熱,倪師用生附子(熱藥)治療,當場吃進胖人就冷了。不僅一例,倪師在此基本都開的熱藥治療的溫病。

類似的因前一季節,而後一季節產生的問題還有下面三種:

春傷於風,夏生飧洩

春天受風了,夏天會鬧肚子,大便清稀並且有大便中有食物殘渣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夏天被暑氣傷了,暑很熱,會燒掉身上的津液,特別是肺,肺像天空中的雲,有很多水氣,肺中津液不夠了,秋天自然就會生瘧疾。

秋傷於溼,冬生欬嗽

秋天本來是很乾燥的,但是如果環境中溼氣過重,冬天會咳嗽。

所以要治療這類疾病,要知道根源在哪裡?不能咳嗽光鎮咳就行,造成反反覆覆

人與天地的關係

中醫認為我們人能活在地球上,是因為我們人和地球相似,地球的迴圈就跟人體的迴圈相似,所以有:

一、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春天,東方產生風,可生草木,味道是酸的,類比人體內肝臟代謝的廢物一樣是酸的,肝是管理筋,肝開竅在眼睛,在情志上是怒!

肝的性像天上的風,像地上的樹木,在人體中像筋,在髒即為肝,顏色是青色(正青是青中帶一點黃。)

舉例:因為肝主筋,所以人才能有“握”這個動作,肝病嚴重的患者,你叫他握手,握不了,因為沒有力氣了,所以當這個人還能握手,說明肝臟還可以,嚴重就握不了手了。

二、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夏天,南方產生熱,熱會生火,萬物經過火後味道變苦,在人體中苦味會生化出心,心臟造血,血液迴圈會生脾臟,心開竅於舌。

火的性像天上的熱,像地上的火,在人體中是血脈,在內臟中是心,顏色體現為紅色,聲音上表現為笑聲,在情志上為喜悅,太高興了會傷害心臟,情志中恐懼可以抑制喜悅,

三、中央生溼,溼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脾的性在天像溼氣,在地像溼土,在人體中是肉,在內藏中是脾,顏色體現為黃色,開竅在口,情志體現為思念,所以一旦思念太過,就會傷脾,只有怒才能制衡思,

打嗝怎麼治:

打嗝因為脾、胃寒冷,當吃新的食物時,沒有辦法消化。所以這個治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去新食,一種是去胃寒。這裡要注意不能用很強的藥把新食去掉,會很危險!

腎臟是先天之本,脾臟是後天之本,後天之本喪失,脾胃沒力氣了就會打嗝!

未完待續,請關注我哦。。。。。本文是跟隨倪海廈學習黃帝內經系列,請關注我,到我的頁面點選“品讀內經”瀏覽其他章節。作者簡介:

網名:半夏

學歷背景:同濟碩士畢業,臺灣中山大學碩士交換生。

藥學本科、管理學碩士

執業資格:執業藥師 、心理諮詢師、行業分析師

工作經歷:多年醫學教育領域工作

愛好:讀書,尤其喜歡看中醫類書籍。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蒲公英根泡水喝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