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這是發生在近期的一個病案。32歲女性,近4年每到冬天或著涼後,咳嗽加重(久咳),遷延難愈。咳痰清稀色白,吃過很多咳嗽藥,效果都不明顯。詢問應該吃什麼藥治療?仔細詢問,其平時比較怕冷,手腳冰涼,不能吃涼性食物,消化尚可,大便粘滯不爽,小便正常。察看舌苔厚膩發白,邊有齒痕。

以上不難看出,患者的主要訴求是治療咳嗽,在選用了各種咳嗽藥後,效果都不明顯,而且咳嗽症狀,在冬季或遇冷後,病情容易復發或加重。顯然其發病原因與寒有關。但服用宣肺散寒的咳嗽藥,效果又不明顯。

可見,疾病雖在肺,病因卻在脾。從中醫五行相生關係來看,肺屬金,脾屬土,土不生金。患者脾胃虛寒,寒溼較重,脾土不能溫暖肺金。所以,治療此類咳嗽,先從調理脾胃虛寒和痰溼入手,服用參苓白朮散配合附子理中丸。參苓白朮散重在補脾益肺,兼能夠去除痰溼;附子理中丸溫中健脾,以暖中焦而溫肺散寒,使痰溼得去。顧客反饋連服2-3周後效果特別明顯,在現在這個寒冷的冬季也沒再咳嗽。

這個案例說明了脾肺之間的關係(母病及子)。二者的關係主要體現在氣的生成和水液代謝兩個方面。

一方面,中醫中講,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肺本身是需要憑藉脾胃消化來的精微物質來供養的;而肺主氣,脾胃消化來的精微物質,又得通過肺來輸布到全身。中醫認為,“肺為主氣之樞,脾為生氣之源”,就是脾是氣生化的源泉,而肺是氣機輸布的樞紐。

另一方面,人體的水液,由脾氣上輸於肺,通過肺氣的宣發肅降而佈散到周身及下輸腎與膀胱。肺脾兩髒的協調,相互為用,是保證水液代謝正常輸布與排洩的重要環節。如果脾失健運,不能運化水液,日久極易聚溼成痰,形成痰飲與水腫,影響到肺就會出現咳嗽、痰喘等症狀。簡而言之,就是水液如果不能參加正常的代謝,就會堆積到身體裡,聚積到一起,就會成痰成飲,或成脂肪等。所以說,“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綜上所述,肺主一身之氣,而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二者在氣的生成與執行上,是有密切聯絡的;肺主通調水道,肺主行水,脾主運化水溼,二者在水液代謝上是有緊密聯絡的。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按摩頭皮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