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脾胃?

根據《2018年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指出,脾胃功能失調的人群佔比較高,接近10%,就是說差不多每10人中,就有1人存在脾胃健康問題,而且女性佔比顯著高於男性。

很多人對自己的脾胃情況不甚了解,甚至是不在意,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健康隱患。

我們該如何避免這些健康隱患,該從什麼方面去調整呢?

對於脾胃,有句老話叫,脾胃強全靠養,那該如何去養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要避免這三種飲食習慣。

1、吃夜宵

中醫上有“胃不和則臥不安”的說法。太晚進食,或者夜宵吃得太多,胃排空時間就會延長。胃、腸、肝、膽、胰這些消化器官在飯後分解食物、緊張工作的資訊也會傳給大腦,引起大腦活躍,導致夜裡輾轉不安,無法好好睡覺。

2、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不僅會導致多種營養素攝入不足,引發營養缺乏症,還會影響胃酸分泌、膽汁排出,削弱消化系統功能,長此以往,更會導致你的體質變差、免疫力降低。

3、不吃晚餐

為了減肥,晚上就放棄吃飯,其實要避免這個盲區,不吃晚飯並不可能幫助你減肥,反而對胃部傷害比較大,晚飯不吃,我們的胃是處於一個空腹的狀態,而體內的胃酸是處於不斷分泌的狀態,如果胃酸過多,很容易損傷胃黏膜,容易引發一些胃腸的健康問題。

所以,對於脾胃,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頓飲食,讓我們的脾胃始終保持一個正常健康的狀態。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秋冬感冒第一湯:二白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