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這2個“時間點”進行排便,排除體內垃圾,健康又長壽
排便——是很多健康的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有助於將體內毒素排出體外,有效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提高腸胃蠕動能力,避免腸胃出現問題。
現在社會,科技發達了很多,這也意味著經濟水平也會隨之提高。而生活水平提高的情況下,人們在飲食上的選擇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
大魚大肉的生活,不再僅限於過年期間。而日常的飲食習慣中,很多人都存在著不良習慣。
比如:有些人在吃完滾燙的火鍋之後,緊接著就吃上一個冰淇淋。冷熱的交替,對腸胃來講,並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還有的人,喜歡將零食當成飯;有些上班族,靠著外賣來過活。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壓力也越來越大。再加上飲食的不規律,嚴重加重了腸胃的負擔,從而導致排便出現不規律的症狀。
長久排便不規律,會導致身體垃圾毒素堆積。此時,腸胃功能很容易出現紊亂的狀態,極其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有這麼一句話是這麼說的:腸道清,則人清。想要腸道乾淨,每天則需要體內垃圾毒素通過排便的方式排放出去。
其實每天都存在兩個時間點,能在時間點進行排便的人,其健康程度通常比其他時間點排便的人較為健康。每天的兩個時間點是哪兩個呢?
時間點1、晚飯後
腸胃的蠕動時間內,會將攝入的主食轉化為能量以及營養元素,而殘渣經過種種關卡後,人體會產生排便的反應,此時進行排便,有利於機體的自我調節,有利於垃圾毒素的排出。
通常情況下在晚飯兩個小時後,人體產生排便的感覺,說明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良好,也就是說腸胃功能沒有問題。此時進行排便,能夠將積累一天的垃圾毒素排出體外。腸道清,人自然就會長壽。
時間點2、晨起後
經過一整晚的休息後,肌體的調整使其恢復正常狀態。此時,大腸經較為興奮,人體容易產生排便的意識。在進行排便後,能夠將代謝整晚的垃圾排出體外,避免其殘留在體內,吸收水分,引發便祕的症狀。
通常情況下,排便後,人體的肚子都會稍有飢餓感。在一定程度上,晨起後進行排便,能夠增加人的食慾。也就是說,晨起後進行排便的人,早飯吃起來會更香一些。
要注意的是,若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排便後,不要立即起身,避免長期久蹲導致出現血液不迴圈引發眩暈感,有效避免摔傷。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排便不順暢,也就是便祕的症狀時,建議儘早調整自己的生活飲食。多喝水,適當的進行運動,多吃一些蔬果,有助於腸胃的蠕動,能夠有效緩解便祕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