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並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一說。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嶽也提出“養生要以脾胃為先”的觀點,並把脾胃稱為身體的基礎和軸心,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脾胃不好幾大表現1.臉色發黃
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可能是脾虛,主要表現為吃飯 不能不香,飯後肚子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症狀。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臉色就會逐漸變成“萎黃”,即臉頰發黃、消瘦枯萎,這是因為脾的氣和津液都不足,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營養造成的。與萎黃相反是黃胖,即面色發黃且有虛腫。
2.鼻頭暗淡
用手摸摸鼻頭會發現有一個小坑,以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臟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域。
如果鼻頭髮紅是脾胃有熱證,表現為特別能吃,但吃完容易餓、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膩等。
3.口脣無血色、乾燥
《黃帝內經》中指出,“口脣者,脾之官也”、“脾開竅於口”,就是說,脾胃有問題會表現在口脣上。一般來說,脾胃很好的人,其嘴脣紅潤、乾溼適度、潤滑有光。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嘴脣乾燥、脫皮、無血色,就說明脾胃不好。
4.睡覺時會流口水
《黃帝內經》中還指出“脾主涎”,這個“涎”是脾之水、脾之氣的外在表現。
一個人的脾氣充足,涎液才能正常傳輸,幫助我們吞嚥和消化,也會老老實實待在口腔裡,不會溢位。
一旦脾氣虛弱,“涎”就不聽話了,睡覺時會流口水。如果經常不自覺流口水,可從健脾入手,進行調理。
5.便祕
正常情況下,人喝進去的水通過脾胃運化,才能成為各個臟器的津液,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繼而造成功能性便祕。
6.睡眠不好
古語講“胃不和,臥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品質也會降低,出現入睡困難、驚醒、多夢等問題。
7.精神狀態不佳
脾胃運化失常,容易導致健忘、心慌、反應遲鈍等。相反,脾胃健運,能讓大腦得到滋養,就會神清氣爽、精力旺盛、思考敏捷。
5類食物調脾胃百合
清補之品,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解熱利尿、止咳平喘、理胃健脾的功效。可以喝百合粥,吃西芹炒百合。
蓮子
補腎、健脾、養心、安神、抗衰老。可用蓮子配白茯苓、淮山藥、糯米、陳倉米、白砂糖等,蒸熟成糕,或直接喝蓮子百合粥。
山藥
清心安神、補中益氣、助五臟、強筋骨。山藥中含有大量黏液蛋白,可預防心腦血管系統的脂肪沉澱,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可以吃山藥粥、炒山藥、蒸山藥。
羊肉
健脾暖胃,但儘量不要煎炸燒烤,可煮羊肉湯、涮著吃,都是不錯的選擇。
糯米
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大家都知道糯米不容易消化,特別是脾胃不好的人吃後容易泛酸、燒心。
那麼怎麼吃才能既達到健脾益氣的作用,又不引起消化不良呢?推薦大家吃醪糟,或是煮糯米粥。糯米粥可以新增大米或粳米,放少許糯米就可以了。
五穀小鋪提醒您,重視健康從現在開始。
#2019算數健康大會##健康科普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