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古人看來,50歲是“知命之年”。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50歲之後,知道了理想的實現是非常艱難的,因此,做事情不再追求結果。這都是高大上的說法,其實就是說人生苦短,來日不多,不要去計較成敗。就算想計較,時間上也不允許了。這是古人的說法,是根據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而提出的對生命的認知。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特別是物質極大豐富,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現在的人均壽命有了顯著提高。據統計,目前,中國人的人均壽命是77歲,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是55歲,而且有可能延遲退休年齡。從這個情況來看,50歲只能算中年。
當然,由於個人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等因素,人體衰老的速度是存在差異的。對於有的人來說,50歲是事業有成,精神煥發的階段。而有的人則身體虛弱,步入了老年的狀態。那麼,問題來了,50歲到底是中年人,還是老年人呢?
我們再來看看世界衛生組織是怎麼來定義的。隨著全球人口平均壽命的增加和老齡化的加劇,世界衛生組織對年齡階段重新進行了劃分。44歲之下是青年人,45歲—59歲是中年人,60歲—74歲是年輕老年人,而75歲之後真正就是老年人了,90歲就是長壽老人了。
這是生理的演算法,還有一種是心理演算法,也就是心理年齡。如果一個人到了50歲還是什麼事情都很當真,什麼事都覺得很新奇,做事還很有衝勁,那就是中年人,甚至是年輕人的心態了。相反,如果對什麼事情都沒有了興趣,什麼都無所謂,那就是老年人的心態了。
所以說,對於到了50歲到底是中年人還是老年人這個問題,還是要看你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了。但是說到底,對於衰老,這就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因為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延緩衰老的速度。所以,人到了50歲後一定要重視養生。
進入50歲後,養生的重點是什麼?
心態要不服老。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是可以繼續成長的。堅持學習,可以讓生活更加豐富。要始終保持好奇的心,不論如何,都要對生活充滿熱情。要多進行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保持規律的飲食起居。老人不要忘記老朋友,同時,還要結識一些新朋友。要多和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一起玩,可以下棋、打牌、散步、釣魚等,這些都是有益於延緩衰老的。
多吃蔬菜,少吃肉類。飲食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非常大。肉類熱量比較高,容易引起肥胖,加速衰老。而且人體的消化能力會隨著年齡增大而下降。如果長期攝入過多的肉類,容易加重腸胃負擔,影響消化。因此,每天除了要攝入一定數量的主食以外,還要攝入足夠的蔬菜和水果。總之,對於中老人人而言,多素少肉、營養均衡才能延緩衰老。
在飲食中加入適量的粗糧。粗糧是一種沒有經過精加工的糧食,因此,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營養元素,有利於身體的營養均衡。同時,粗糧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有利於促進腸胃蠕動,預防老年性便祕。因此,在我們的飲食中,可以加入一定的粗糧。一般情況下,粗糧和細糧的比例應該維持在1:3左右。飲食中加入粗糧以後,應該多喝水,這樣能促進胃腸道的工作。
早上起床喝杯水。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人體內的水分消耗非常大,血液的黏稠程度處於一天之中的最高值。這對身體是極為不利的,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特別小心。很多中風都發生在早上,原因就在這裡。因此,早上起床後,一定要喝一杯溫開水,不僅能夠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而且有助於稀釋血液。此外,早上喝一杯溫開水,還有潤腸通便和預防便祕的作用。
經常泡腳。到了50歲之後,經常用熱水泡腳對健康有非常好的促進效果。在泡腳的過程中,能夠促進腳部的血液迴圈,同時讓血液流動速度加快,可以及時將各種營養物質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這樣不僅可以達到降低血壓,改善高血脂症的目的,還能夠為人體補充陽氣,對健康非常有利。如果在水中加入一些艾葉,有助於提升人體陽氣,還有殺菌作用,對健康更為有利。
注意保暖。50歲以後,很多人就會出現怕冷的症狀,特別是關節、腰部、頸部特別怕冷。因此,做好身體的保暖是非常重要的。夏天千萬不要貪涼,不要長期呆在冷空調內。冬天要多穿衣服,注意保暖,要根據早晚天氣變化來增減衣服,特別是要防止膝蓋、頸部、背部、頭部受涼。必要的時候,可以佩戴護膝來給膝部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