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籃球運動員吉喆因肺癌去世,年僅33歲。這不禁讓我們扼腕嘆惜,想要提高防癌、抗癌意識,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做。石先生有多年的研究腫瘤預防和治療研究經驗,他發現數字“5”和腫瘤的關係非常緊密。他們到底有什麼關係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一、腫瘤預防和“5”有什麼關係?據權威機構報告,有3項比較有效的預防腫瘤的措施,為調整飲食、體力活動和控制菸草。
(一)調整飲食
1、從調整飲食上看,要怎麼吃果蔬?
記住關鍵詞“5份”,也就是每日吃 5 份果蔬,包括1 份水果和至少 4 份蔬菜。大家都知道,水果和蔬菜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具有良好的預防腫瘤的作用。
1 份蔬菜:大約 100 克蔬菜,或半杯(大約100ML)百分百的蔬菜汁。
1 份水果:比如1 根香蕉、1 個鴨梨、1 個蘋果、1 個橙子等。
另外,儘量生吃果蔬,或者適當烹調,避免營養在加熱過程中遭到破壞。
2、從調整飲食上看,要怎麼吃肉?
記住關鍵詞“5 次與 50 克”。
有研究顯示,30%左右的腫瘤和日常飲食結構及營養搭配有關係,尤其是一些消化道腫瘤。也有研究發現,加工肉、紅肉吃的過多會增加一些腫瘤的發病率,而白肉就罕有這種作用。
那麼白肉、紅肉、加工肉都是啥,我們又該按什麼標準去吃呢?臘腸、燻肉等屬於加工肉,儘量不吃;牛、馬、羊等牲畜類的肉就是紅肉,建議少吃;雞、鴨、鵝等家禽類的肉是介於紅肉和白肉之間的,適當吃;魚、蝦等海產品類就是白肉,建議每週吃2-4次,每次吃50-100克。
(二)體力活動
從加強體育鍛煉方面看,記住關鍵詞“5 次、 50 分鐘”
加強體力鍛鍊可以起到“無癌防癌,有癌治癌”的作用。最新一項研究成果顯示,體力活動可以將結直腸癌、乳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 30%到50%。建議腫瘤患者在日常生活體力活動以外,至少 5 次/周,50分鐘左右/周的中強度體力活動。建議身體健康者,每週在保證兩天以上全身肌肉強化活動的基礎之上,再搭配150 分鐘/周的中強度有氧體力活動。
(三)控制菸草
依然是記住關鍵詞“50歲”。吸菸有含健康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任何年齡段控制吸菸都對身體有益。吸菸人群戒菸越早,獲益越大。但要注意,如果50 歲後想戒菸,就需要適當、酌情減量,突然就不吸了可能帶來心理及生理的不適應,從而誘發其他疾病。
二、腫瘤篩查和“5”有什麼關係?從腫瘤篩查方面看,記住關鍵詞“50歲”。就是到了50 歲的年齡,腫瘤發病風險較以往會增加,所以要進行體檢,全面篩查腫瘤。
對於一些腫瘤的高風險人群,則應該在 50 歲前就去醫院進行腫瘤的全面篩查。這類人群包括自己曾經患過某類腫瘤;父母、姊妹、兄弟中有 2 人以上(含2人)患有腫瘤;家族性腸道息肉者等。
還有,腫瘤5項檢查,這是腫瘤標誌物的重要檢測之一,是血液學的檢查,能有效篩查早期腫瘤,包括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但要配合其他檢查。
三、腫瘤治療和“5”有什麼關係?記住關鍵詞“5次”“5個”“0.5年”。也就是說腫瘤輔助化療療程一般不少於 5 次,時長不短於 5 個月,0.5 年完成全部化療。當然了,這些都是醫生掌控的,腫瘤患者只需了解即可。
還有一個關鍵詞“5 年”。這個關鍵詞對於所有腫瘤患者都非常有意義,如果腫瘤患者治療後生存期超過了5年,那祝賀你!腫瘤復發、轉移的危險已經大大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