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甲減、橋本氏甲狀腺炎等等甲狀腺疾病越來越普遍。
隨著醫學檢測技術的進步,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癌被發現的可能大大增加,檢出率逐年飆升。
而甲狀腺的健康狀況,與碘密切相關。
不同情況下,該吃碘鹽還是無碘鹽?今天咱們就來重點梳理下!
碘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而甲狀腺激素幾乎作用於所有細胞,是生長、神經發育、生殖以及能量代謝的重要調控者。
當碘缺乏時,會引起甲狀腺腫,民間常叫大脖子病。
在幼兒生長髮育時期缺碘,還會引起兒童生長髮育遲緩和智力障礙,比較嚴重的結果會導致克汀病或呆小症,且這種損傷是不可逆轉的。
曾經,中國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佈廣泛、病情較嚴重的國家之一,70年代那時候,全國範圍內地方性甲狀腺腫患者有3500萬人,地方性克汀病患者有25萬人。
研究顯示,碘缺乏地區學齡兒童的智商,低於碘充足地區的兒童。
從胎兒到成人,任何一個時間段出現碘缺乏,都會出現相應的疾病,需要引起重視。
不過,需要留意,碘缺乏不行,碘過量也不行!
甲狀腺自身具有調節機制,一定時間內的碘攝入過量,並不會引起明顯的甲狀腺功能紊亂。
但長期碘攝入過量就有點兒麻煩,可能會導致甲狀腺自身調節失衡和功能紊亂,進而導致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減退,還可誘發或促進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等等疾病。
不過總體上來說,碘過量問題還是相對較少,而且碘過量和碘足量的危害遠低於碘攝入不足。
對於絕大多數地區的普通人來說,正常食用碘鹽,就可以避免碘缺乏,也不容易出現碘過量。
但有幾個特殊人群,需要在飲食安排上更為講究。
透過這組資料,可以看出孕婦、哺乳期媽媽對碘的需求量幾乎翻倍增加,是最容易缺乏的人群。
孕期自身和寶寶都需要碘,同時孕婦本身血容量增加和尿排洩量增加,腎碘清除率增高,碘的消耗量也增加,所以需求量大幅上升。
哺乳期媽媽,每天分泌乳汁500-800ml,碘含量大約為100-200μg/L。乳汁中的碘也是嬰兒攝入碘的主要方式,與嬰兒身體發育狀況密切相關,所以哺乳期媽媽的碘攝入量也比平時更多。
食鹽加碘是WHO等國際組織推薦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
目前,全球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行食鹽加碘政策,至少有97個國家和地區制定法律、法規或食品安全標準支援食鹽加碘。
我們國家從1996年開始,實行全民食鹽加碘的法規。
在最近完成的全國31個省區市碘營養與甲狀腺疾病調查顯示:經過20多年的全民食鹽加碘,中國居民的碘攝入量達到碘充足的狀態,碘缺乏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最近釋出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我國人均每日烹調鹽攝入量為9.3g,雖然相較於5年前的報告降低了1.2g,但距離5g的推薦量還有很大的距離。
嚴格控鹽,依舊是大健康的主題。
尤其是孕婦、哺乳期女性,碘攝入需求幾乎翻倍,是不可能指望加碘鹽的,這些富碘食物就是飲食中的關鍵點。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海鮮、河鮮碘含量並不高,所以很多沿海地區也是貧碘區域,如果不是經常性攝入海帶、海藻等食物,也仍然需要食用碘鹽,不建議擅自選擇無碘鹽。
普通人日常攝入碘鹽很簡單,而一旦有甲狀腺疾病,就比較繁瑣了,到底吃不吃碘鹽,都要視情況而定。
因為碘密切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分泌,碘的缺乏和過量都會影響甲狀腺的功能。
由此可見,普通人無需刻意補碘,也不要盲目吃無碘鹽。
而對於甲狀腺疾病患者,需要密切與內分泌科醫生溝通,根據臨床資料為科學參考,來安排是否食用碘鹽。
在生活中遇到甲狀腺疾病時,不要盲目的自認為要補碘或是禁碘,首先要診斷出甲狀腺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然後聽從專業醫生的指導建議。
內分泌是個很複雜的學科,希望我們都可以合理管理飲食、壓力、睡眠,讓內分泌水平保持健康,遠離這些琢磨不透的困擾。
參考文獻:
[1].中國居民碘營養和甲狀腺疾病狀況一TIDE研究結果
[2].楊月欣《中國營養百科全書》
[3].中華醫學會地方病學分會、中國營養學會、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國居民補碘指南》
[4].王煊. 補碘有講究 過多過少都不好[N]. 健康報,2017-05-12(004).
[5].單忠豔.中國居民補碘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9,39(04):34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