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的桂枝湯是經方之中最有名的方劑之一,它有“滋陰和陽”之功,被讚道“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原方五味藥,由補陽的桂枝甘草湯和滋陰的芍藥甘草湯兩個方子疊加成的,陰陽相濟,發汗祛邪而又不過汗傷正,斂營止汗又不留邪,能和營衛、調陰陽,理氣血,健脾胃。
今天要說的是關於它的服藥方法,在《傷寒論》中,張仲景花了大量的篇幅來講解桂枝湯的服藥方法,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了以下七點:
1. 煎藥:
《醫學源流論》說:“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那麼,怎麼煎煮桂枝湯呢?仲景的要求是“微火煮取”。這是為什麼呢?我的理解是方中的桂枝、生薑質地堅硬,而且含有較多的揮發成分,大火煎煮容易揮發,用“微火煮取”,則既可以充分析出又不至於很快揮發了。
2. 服用劑量
仲景原文中說首劑要“服一升”。“一升”究竟有多少?我們一般認為1升約等於200毫升。
3. 服藥次數
原文意思是首次服藥之後稍等片刻,就要飲熱稀粥。如果不能出汗,再服一次;如果還不出汗,則在半日內,要服用三次。最多服至二三劑,其實在臨床中,對於外感病,中醫的做法就是儘早給藥,多次給藥,能夠很好地起到解表的作用。
4. 啜熱稀粥
桂枝湯要求服藥後休息片刻,即服熱稀粥一碗,這是為何呢?劉渡舟曾講:“服藥後要大口喝熱稀粥一碗,一則可借谷氣充汗源,一則可借熱力鼓舞衛陽驅邪從汗解,此即所謂‘助藥力’之法。”
5. 溫覆取汗
其實熱粥和溫覆的目的,都是為了取汗,那是毛毛汗還是大汗呢?仲景原文是遍神微似有汗,因為這樣剛好可以透送外邪,如果汗出多了,則會損傷胃氣,甚至產生亡陽之變。
6. 中病即止
仲景原文中有一句“停後服,不必盡劑”,意思就是中病即止,這是為何呢?明明被稱為“和”“補”之劑,為何還不能久服呢?這是因為這個方子有一個核心是“取汗”。所以太過了就會損傷津液。
7. 飲食禁忌
服用此方時要“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意思就是在治療過程中,凡是對病情不適或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的食物,都不能食用,即使是病情好轉或痊癒後也不宜馬上食用,以防“食復”。劉渡舟論說:“所忌食物則多屬生冷油膩、不易消化或對胃有刺激的食品,因其傷害胃氣,有損清陽之氣故列為禁忌。這也反映了張仲景在臨床治療的各個環節均重視‘保胃氣’的學術見解。”此言無疑頗為中肯。
桂枝湯的禁忌證:
1.外感風寒表實證禁用。
2.太陽病下之後,邪已入裡,沒有表證者,亦應忌用。
3.溫病初起,但發熱不惡寒,有汗而渴,舌紅苔黃,脈數者禁用。
4.外感而有吐膿血者慎用。
5.陽熱內盛者禁用。
6.內有溼熱,尤平素食酒者,應禁用或加減使用。
7.服藥期間,注意休息,忌生冷、五辛、油膩等具有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
1 #
-
2 #
把桂枝湯說成麻黃湯了
哪五位藥呢?沒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