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黃某,女,12歲,主訴:咳嗽反反覆覆,咳嗽帶痰涎等分泌物及咽喉疼痛,夜晚加重,時常感覺頭暈及胃部脹滿不適或大便不正常(或便秘或腹瀉)。有慢性支氣管炎。
詳細瞭解到,舌黯紅,苔黃。
調理方向:主以利咽、止咳、化痰治咳嗽。
使用完後,告知咳嗽沒有了,大便正常了,其他症狀也沒有了。
該病例以咳嗽為主症,本人經驗,以急性咳嗽為主症的病人多有感冒起病史,以咽癢、咽痛不適引起咳嗽而求醫。因咳嗽頻頻為主要症狀,故病者與醫者皆以咳嗽病症診治。
中醫認為,咳嗽分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兩大類。外感引起的咳嗽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多伴有咯痰,或有發熱、頭痛、惡風或惡寒等;內傷所致咳嗽起病慢,病程長,一般無外感症狀,而常伴有臟腑功能失調的證候。無論外感或內傷所致的咳嗽,均累及肺臟受病,由於肺氣不清、失於宣肅,上逆作聲而引起。如《素問·宣明五氣論篇》說:“五氣為病……肺為咳。”
《景嶽全書·咳嗽》說:“咳證雖多,無非肺病。”《醫學三字經》也說:“肺為臟腑之華蓋,呼之則虛,吸之則滿,只受得本然之正氣,受不得外來之客氣,客氣幹之則嗆而咳矣;亦只受得臟腑之清氣,受不得臟腑之病氣,病氣幹之,亦嗆而咳矣。”
咳嗽並不一定都是因為肺的原因,心、肝、脾、腎的疾病也可能與咳嗽有關,如《素問·咳論篇》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所以,咳嗽一證極為複雜,可有風寒襲肺、風熱犯肺、風燥傷肺、痰溼犯肺、痰熱鬱肺、肝火犯肺、肺氣虛弱、肺陰虧耗等等多種證型,非常難以掌握。
但我發現我調理的患者中,外感咳嗽多以咽喉部不適,或癢或痛為導致咳嗽的主要原因,因癢致咳,所以必問病人有無咽癢或咽痛,是否因癢或因痛致咳。
如果確認如此,治療時必利咽、止咳並舉,並針對其他兼夾證候,或兼疏風,或兼散寒,或兼清熱,或兼化痰,或兼消食,或兼補虛,不一而足。咽喉是飲食、司呼吸、發聲音的器官,如《靈樞·憂恚無言篇》說:“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瘡瘍全書》說:“喉應天氣,乃肺之系也。”《重樓玉鑰》也說:喉者空虛,主氣息出入呼吸,為肺氣之道也。”故咽喉部的病變實際上仍是肺系的病變,其治仍不出肺系,但切不可忽略了利咽在治療喉痺咳嗽中的重要性。
以上所舉案例僅是我所治諸多案例中的舉例而已,屬外感風熱,致咽喉不利,肺失清肅,氣逆於上,痰溼內蘊而致咳嗽。病人因咽喉不利致咳,故以利咽,因咽部不適多有區域性充血,屬血熱、血瘀,應清熱涼血散血,因肺氣上逆而咳,應宣肺降氣止咳,因兼痰溼,應化痰除溼,因病人有胃腸不適,時有腹瀉,應顧護胃氣,因病人時有腹瀉,還應澀腸防瀉,當然甘草有調和藥味與止咳的作用。藥到病除,用完一週期痊癒。我所治的急性咳嗽病例多一個週期即可痊癒。
方並不是適合每個人,所以需要精準辨證才能達到一針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