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氣寒冷、空氣乾燥,晝夜溫差懸殊,人體容易受到寒冷侵襲發生各種異常,也是各種面板病反覆發作的高發季節。“有諸內者必形諸外”,面板病雖見於肌表,但究其病因,則與體內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有關,而與後天之本——脾胃功能失調關係尤為密切,臨床上不乏見到一些病人,在調理脾胃的同時,面板病也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面板病與脾胃的關係是什麼?中醫講人的先天根本為腎,後天根本為脾胃。《脾胃論》中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肺在五行屬金,主面板;脾胃屬土,主消積運化;按五行相生理論,脾胃土生肺金。脾胃健運則氣血充盈,衛氣固則面板飽滿有光澤。現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飲食不規律、過食肥膩、偏食偏嗜、飢飽不均、飲食精細、憂思過度等都會傷及脾胃,所以現代人群普遍存在脾胃不好,食物難消的問題。內經雲:“膏粱厚味,足生大丁”,不僅反映了多食肥甘厚膩之品可以引起疾病,而且反映了脾胃內傷與面板疾病的關係,因此,調理脾胃對於面板病的治療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這也是“外病內治”的體現,是中醫傳統理論和臨床診治特色之一。
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在慢性蕁麻疹的發病過程中所發揮著的重要作用。另外,胃腸道微生態的變化帶來的菌群失調,導致腸道黏膜通透性增加,可能與皰疹樣皮炎,脂溢性脫髮及白癜風等有關。
脾胃失和可導致的常見面板病主要有哪些呢?1、溼疹
中醫病名“溼瘡”,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常見的炎症性、超敏反應性面板病。其症狀表現為面板丘皰疹,有溼潤傾向,瘙癢,後期可見面板乾燥脫屑,皸裂。多因反覆發作而成慢性疾病。目前西醫治療大多選用口服抗組胺藥物及外用激素藥膏等,且治癒後易再次發作。內經雲:諸溼腫滿皆屬於脾,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液,脾虛則運化失司,水溼停滯,發於面板而致病。治療常用健脾化溼、清熱養血為法治之,療效良好。
2、蕁麻疹
中醫稱為癮疹,按病程長短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症狀表現以面板出現紅色或蒼白風團,時隱時現,伴有瘙癢,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為特徵。其實一些人慢性蕁麻疹與胃有很大關係。如果胃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就會分解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產生有毒或刺激因子等物質,引發持久的過敏,造成風團、瘙癢等。除了蕁麻疹,幽門螺桿菌感染還能引發面板的過敏性紫癜,包括銀屑病、酒糟鼻、口周皮炎也可能與感染有一定相關性。而中醫認為本病是由於衛外不固,風邪侵襲,客於肌膚,致使營衛失調而發;或飲食不節,過食辛辣肥甘,腸胃積熱,復感風邪,鬱於皮毛腠理之間而發,對於脾胃溼熱內蘊,外感風邪者,治療當以清脾胃溼熱,兼疏風邪。
3、痤瘡
好發於青少年,是青春期常見的面板病,通常發生於顏面、胸、背等處,皮損特點為丘疹、膿包、結節,或囊腫、瘢痕,與面部面板油脂分泌旺盛等密切相關。中醫認為,人在青春期陽氣旺盛,若平時飲食不節,如嗜食生冷,肥甘厚膩等,傷及脾胃,運化失司,蘊為溼熱,上犯於肺,發為痤瘡,故宜清肺胃熱,兼以健脾化溼,痤瘡得以向愈。
4、老年性面板瘙癢症
老年性面板瘙癢症多由皮脂腺分泌功能減退,面板乾燥和退行性萎縮引起,其瘙癢部位多見於軀幹小腿。中醫認為老年性面板瘙癢症是氣血兩虛所致,生化乏源,肌膚失養。而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故在治療上採用健脾益胃,以治其本,養血疏風,以治其標,標本兼治。
冬季如何護好脾胃,養好面板?1、飲食
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常見的刺激致敏食物有:辣椒、花椒、大蒜、魚蝦、羊肉、含有酒精的食物、高蛋白含量及高脂肪含量的物質。在中醫上,可食用蓮子、山藥、扁豆、百合、沙參等益氣養陰的中藥煮粥;膳食儘量以清淡為主,可適當新增一些含有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新鮮瓜果蔬菜,保證飲食的健康。儘量不喝濃茶、咖啡。
2、注意口腔衛生。
前文中提到,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是導致慢性蕁麻疹發病的重要因素,除了交叉感染外,幽門螺旋桿菌在不潔口腔環境下,亦可大量儲存於牙菌斑上。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易導致胃病的發生或復發。因此,要經常更換牙刷,並堅持每餐飯後正確漱口。
3、注意保暖防寒
寒冷的冬天,不僅容易導致胃病復發,氣候乾燥,還會使面板表面油脂分泌減少,加之面板保溼工作不到位而導致的皮炎,並不鮮見,因此要做好禦寒工作,外出時應當戴上帽子、手套、口罩,避免寒風直接刺激面部面板。有統計發現寒冷地區銀屑病發病率明顯升高,容易被感冒及扁桃體炎等誘發,因此這類病人尤其要注意防護。
4、切勿長期熬夜,作息規律。
《素問·生氣通天論》雲:“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已虛,日落而氣門乃閉”,人體的陽氣,朝始生、午最盛,夕始弱,夜半衰的波動而出現節律性的波動。經常熬夜,會破壞人體正常節律,勞神傷血,許多由於免疫功能低下而導致的面板病,長此以往,則難以治癒。此外,要保持心情愉快,例如神經性皮炎,在情緒不佳,焦慮抑鬱狀態時病情會明顯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