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版《中藥大辭典》統計,中國的中藥材總共有12800多種,但華夏中醫諸多藥材中,唯有人蔘,大補元氣。
人蔘,根部肥大,形若紡錘,常有分叉,全貌頗似人的頭、手、足和四肢,故而得名。中醫對於人蔘的研究和使用,至少已經有2300年的歷史,可以說我們是最早使用人蔘的國度。
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扁鵲曾在四萬畝蓬山上,以名貴中藥人蔘、茯苓、黃精等餵雞,並用這種雞和蛋作為治療一些病症的藥引,取得了特殊的效果。扁鵲還以此雞及蛋為藥引治好了虢國太子,使其起死回生,從此扁鵲名震天下。
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記載:“人蔘,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生山谷”。是說人蔘五臟六腑都補,不僅可以大補元氣,同時還能生津益氣,並將其列為中藥中的上品。
東漢時期,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用人蔘的藥方就非常多,如:“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明代著名中醫學者龔居中在《四百味歌括》中將人蔘列為第一條,說:“人蔘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衛。”到了明朝,人蔘的應用被推向了高峰。
關於人蔘治病的說法,歷來被古人所追崇。《梁書》記載,南朝有位隱士于山中見一小鹿,他一路跟著小鹿,並在其消失的地方發現了人蔘,將人蔘拿回家給母親服用後,治好了母親的難治之病。
《太平御覽》記載,在上黨有一戶人家,天天夜裡聽到外面有人喊,可出去一看卻又沒人,持續久了,主人不厭其煩,於是循著喊聲尋找,結果在一里外的地方發現了一株兩尺長的人蔘。
《紅樓夢》裡第3回提到林黛玉吃人蔘養榮丸,這種丸藥的主藥就是人蔘;第10回,張太醫為秦可卿開了益氣養榮補脾和肝湯,人蔘也是主藥。第77回醫生給鳳姐開丸藥“調經養榮丸”,要用上等人蔘二兩。作者費了不少筆墨去寫人蔘,讓後世讀者獲得了諸多有關人蔘的知識。
雖說以上記載,或多或少的進行了一些藝術加工,但起碼足以證明作者所生活的時代,人們對於人蔘價值的認可和重視。
據史書記載,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1642年春與清軍大戰,兵敗被清兵活捉,他絕食數日,氣息奄奄,皇太極妃博爾濟吉特氏讓其飲了一小壺人蔘湯,頓時精神大振。近代也屢有蔘湯常用於危急之症的例子。
明朝中醫大家張景嶽也特別善於用人蔘。在其52歲時,他半歲的孩子受了風寒,鬧肚子,張景嶽是老年得子,自然是精心地為兒子調養,但他開的藥和補藥孩子卻都吃不進去,到最後奄奄一息。後來張景嶽用人蔘給孩子振奮氣機,用二兩人蔘,加了些許開胃的胡椒粉,煎成湯藥給孩子服用,結果孩子就慢慢地好了起來。
清代古醫籍《本草新編》記載:“蓋人氣脫於一時,血失於頃刻,精走於須臾,陽絕於旦夕,它藥緩不濟事,必須用人蔘一二兩,或三四兩,做一劑煎服以救之,否則陽氣驟散而死矣。”
《清宮檔案》也有記載,乾隆六十三年,歷史上著名的乾隆帝一共服用過人蔘359次,幾乎是天天服用3克左右的人蔘。所以說人蔘,絕對是乾隆的鐘愛。當然,乾隆每天服用是講究一定方法的,因為人蔘吃多了以後容易上火。《清宮檔案》裡,還記載了很多嬪妃食用人蔘的方法,比如把人蔘切成片含在嘴裡,直到它軟化了,再嚼碎嚥下去,一天含一兩片,此之謂:含服。
人蔘是舉世聞名的珍貴藥材,是公認的大補之品,在中國悠久的用藥歷史長河中,從古至今的藥物學專著都有對人蔘的詳細記載和客觀評價。人蔘性微溫,味甘、微苦,歸脾、肺、心三經,能大補元氣、益肺健脾、生津止渴、寧神益智;生用氣涼,熟用氣溫;味甘補陽,微苦補陰;既能單用,又常與其他藥物配伍。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人蔘中的確含有對人體大有益處的成分,最有效的就是人蔘皁苷,人蔘皁苷能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延緩人的衰老,對心腦血管系統也有非常好的作用。
所以在現代,人蔘藥材養生滋補甚至治病,都是絕佳的選擇。但剛才也說到經常吃人蔘容易上火,量少了滋補藥用價值又不足了,所以普通人不可隨意亂補,更不可隨便用來治病,那該如何做到科學的取用呢?
須配比科學合理的將人蔘融入藥茶中,且每天飲用量在3~5袋範圍內,還可根據辯證再調整用量,即衝即飲,沖服、煲湯、泡酒、兌飲品均可,小袋分裝、定量包裝,科學服用,避免服用過多上火的煩惱。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乾隆帝這麼頻繁的服用人蔘,他是怎麼避免上火的呢?
自然不是。其實,乾隆帝服用的人蔘是野山參,勁非常大,可是乾隆在服用人蔘的時候,還配了其他藥材,這個方子是由人蔘一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一錢這三味藥組成的。這個配方非常講究,人蔘是補氣的,性燥,人吃完以後容易上火;麥冬是滋陰生津的,正好能平衡人蔘的火氣;而五味子有苦、酸、甘、鹹、辛五種味道,中醫說五味是可入五臟,具有補五臟的功效。雖有五味,但以酸性為主,酸有收斂特性,所以在藥方里加入五味子,就等於既補氣又補陰了。
當然,現代也有含“人蔘”不上火的滋補成藥,只不過人蔘是用黨蔘替代的。那麼黨蔘能和人蔘價值一樣嗎?
《明史》記載,朱元璋感念人民悲苦,特下令禁止徵收及上貢人蔘,以安百姓。原來在古代,人蔘只在山西上黨太行山及東北長白山一帶方才出產,開始人們挖的和朱元璋禁止的,都是山西上黨的黨蔘,後來黨蔘幾乎被挖絕,人們才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長白山一帶的人蔘。
黨蔘性平和,吃了不會上火,它和人蔘都具有補氣的功效,黨蔘還能養血,最宜用於氣血兩虛、氣短心悸、疲倦乏力、面色蒼白、頭昏眼花、脾胃氣虛、四肢無力、食慾不振、大便稀軟、容易感冒的人,它的日常保健作用是非常顯著的, 對於工作較忙,有氣血虛症狀的人群非常適合。
………………………………………………………………………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專業人員請在專業醫師藥師指導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