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見到這樣一類體質的人, 沒有力氣講話,甚至出現有口氣在胸口提不上來的情況;經常神疲乏力,無精打的。 容易出現頭暈目眩,甚至心悸。面色晄白,沒有光澤;吃飯以後,躺到沙發上就不想動彈,稍微一運動,就開始出汗,動則氣喘。身體會出現腕腹部脹悶,贅肉,軟軟的,喝水都長肉,尤其是腹部,俗語說“胖人多氣虛”就是形容這種狀態。

從中醫上講,這種情況就是氣虛,氣虛嚴重了,還會出現水腫,甚至內臟器官下墜的情況,比如胃下垂,子宮脫垂,直腸脫垂等等,還有的人會因為氣虛而導致出血,比如女性的月經量超大等。

還有一個原因,中醫裡講脾在志為思,是指脾的生理功能與思有著直接的關係,思慮過度,或所思不遂,都易妨礙脾氣的運化功能,致使脾胃之氣結滯,脾氣不能升清,胃氣不能降濁。現在人普遍比較焦慮,每天都在想著房子,車子,跟人比收入,比地位,比職稱。慢慢吃不下飯,也會影響脾胃。熬夜上網,加班工作,這種不休息的狀態人體陰陽失調,會消耗正氣,導致氣虛

到 底 該 如 何 補 氣?

氣虛之人,到了冬天,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斷感冒——因為防禦體表的營衛之氣不足,所以冷風一吹,立刻感冒。這在中醫,叫“衛外不固”,衛氣是氣的一種,是保護身體不受外邪侵襲的,如果氣虛,則防禦不足,冷風一吹,感冒則是自然的了。

有的孩子,稍微被風吹到,別人什麼事情都沒有,結果這個孩子就流清鼻涕,開始渾身發冷,打噴嚏了,這是氣虛導致的肺衛不固,很容易出現感冒的情況。

此時,一定要想辦法補氣。而補氣,涉及肺、脾、腎三個部分。腎為氣之根,脾胃為生氣之源,肺為生氣之主。其中,脾胃為關鍵。

中醫補氣的最佳療法之一:艾灸

艾灸,《本草從新》雲:“艾葉苦辛,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治百病。”補氣血,比十全大補湯還有效。

艾灸在補氣中的作用主要有:

艾灸調脾胃。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靈樞決氣》中有“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謂之血”之說,認為血液是透過脾胃運化生成的,脾有統攝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療氣血證必須重視調理脾胃。

艾灸養肝血補氣虛

肝藏血,主疏洩,調氣機,肝與脾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肝的疏洩對脾的運化功能的影響,以及在血的生成,儲藏及執行等方面。肝的疏洩功能正常,則脾的運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洩,會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可見精神抑鬱、胸脅脹滿、腹脹腹痛、洩瀉便溏。若脾虛生化無源,也可導致肝血不足。

艾灸遠寒邪。

中醫認為,“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寒邪會讓血液瘀滯,經絡不暢,氣血生化受阻,極易導致關節病變、腸胃不適或誘發咳嗽。冬季出門,務必戴好帽子、手套、圍巾等,在家要忌食寒涼。老年人氣血常不足,要更加註意。

日常生活中補氣應該艾灸哪些穴位呢?

艾灸取穴:太淵穴、中脘穴、章門穴、足三里、太白穴、 腎俞。具體如下:

按以上的穴位進行保健灸,每週3-4次,每次每穴30分鐘,太淵穴、太白穴每次各10分鐘。

總之,冬季,是氣虛之人的一個難過的季節,我們現代人,有齒痕舌象的人太多了,氣虛的太多了,大家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讓自己的身體,擺脫氣虛的狀態!

6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糖尿病可手術治療,血糖多久會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