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地黃藥用有三種,鮮地黃、生地黃(乾地黃)、熟地黃。鮮地黃為新鮮採挖,不好儲存,藥房不備,熟地黃為生地黃加黃酒拌蒸至內外色黑而成,生地黃和熟地黃是主要飲片品種。鮮地黃甘、大寒;生地黃甘、苦,寒;熟地黃甘、微溫,三者性味有異,功效自是有差別。

中藥學教材載生地黃功效為: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其主要應用有三:1.用於溫病熱入營血證;2.用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證;3.內熱津傷口渴證。這些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功效與應用自是不錯,但當我們讀《神農本草經》關於地黃的介紹時,我們會發現古今對地黃的理解有較大不同。

《本經》雲:“乾地黃,味甘、寒。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痺,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痺,生者尤良。”

我們先來說說“折跌絕筋”,折跌絕筋就是各種外傷致筋傷,區域性紅腫疼痛,可能你要說生地黃沒有活血祛瘀之功效,能治這個嗎?的確,現在少有用生地黃來治此症的了,究竟生地黃是否有此功效呢?原來,這是生地黃的外用功效。張山雷《本草正義》中說:“然凡跌僕敲撲,肌肉血瘀發腫青紫者,以鮮生地搗爛厚敷,自能去瘀消腫,活血定痛。乃知地黃去瘀,自有天然作用,不可誤認其膩滯物質,而遂疑古人之言。”這裡說的是鮮地黃,若沒有鮮地黃,用生地黃以水浸之後搗爛外敷也有此效。由此,又引起一些醫家誤會,以為地黃為散血逐瘀之專藥,則又有失偏頗。關於這個張山雷進一步解釋道:“考跌僕打撲,瘀在肌肉而發腫發熱者,鮮地搗敷,確有成績,是借其寒涼以散蘊熱,則痛自可止。而行血一層,尚在其次。”我認為這種解釋非常合理。

地黃味甘,是補陰血之要藥,其功效多與此有關,《本經》謂“填骨髓,長肌肉”即指此補益之功言。至於“逐血痺”、“除痺”,是指陰血補養後充足後能使血脈通暢,非指地黃有直接消積通痺之功效。

再說養陰生津,對於口渴津傷,現在我們常用生地黃。但我讀仲景書,其治“大煩渴不解”(《傷寒論》26條)、“大渴,舌上乾燥而煩” (《傷寒論》168條)用白虎加人參湯,並不用生地、玄參之類所謂清熱養陰生津之品,這就告訴我們,陰虛津傷之證,不可一味寒涼滋補,要注重恢復胃氣,胃氣健旺津液自能生成而煩渴止,所以仲景於白虎湯中加人參。關於這一點,胡希恕老先生也告誡我們:“白虎湯加人參,非亢進胃氣才能恢復津液。古人的方子就這樣子。後世的方子就加麥冬、生地了,滋陰,光滋陰,但胃要是不好,也是白搭啊。”(《胡希恕傷寒論講座》)

最後,簡單談一下熟地黃。生地黃經炮製成熟地黃後其性由寒轉為微溫,專補肝腎精血,是補血滋腎之要藥。這種炮製方法是唐宋以後才有的,這也給臨床用藥多了一種選擇。在用到地黃的常用方劑如補血的四物湯中,如果患者陰血不足兼有虛熱,我們就用生地,如果單純以精血虛為主,則用熟地,可根據病情靈活選擇。熟地滋補之功著,以九蒸九曬為佳,九蒸九曬絕非故弄玄虛,藥物的有效成分就在反覆蒸曬過程中逐漸發生變化,藥效增強。古今醫家喜用熟地黃的,首推張景嶽,其補益方劑中用熟地黃甚多。

然而,熟地滋膩礙胃也不可不知,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不健,補血是徒勞,脾胃虛弱、痰溼體質及舌苔厚膩者不宜用之,或可加砂仁、陳皮以佐之。

(沈祥立,2021年元月10日)

14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柚子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放心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