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新聞背景

大雪時節,萬物潛藏。養生應順應自然規律,且冬季對應於五髒中的腎臟,它是一個含蓄內斂、藏而不露的臟器,這時養生需在“藏”自上下功夫。那麼,如何可以做到養“藏”補腎呢?

約訪專家李劉坤: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溫,無洩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早睡晚起,培養閉藏的能力

大雪時節,天寒地凍,正是風寒之邪侵襲的高發季節。中醫講究順時養生,腎在季節中屬於冬季,且腎乃先天之本,腎不足,百病生。因此,在大雪節氣後乃至整個冬季,應收斂神氣、合理進補腎,做好腎的保養。一旦腎虛則容易導致失眠,腎水充足、腎氣旺盛的人睡眠會好。因此,人體需順應季節規律,早睡晚起,儘量不使自己的陽氣外洩。建議晚上睡眠時間為9點~11點,是三焦經當令,人體內分泌系統工作時間,是提供人體最初熱量、能量、動力的各種腺體工作。因此,冬季建議大家儘量早睡,以便機體可以蓄積更多的能量。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如果晚睡,會使冬天閉藏的能力缺失,從而導致腎水不足,心火偏旺。其實,有意識地早睡晚起就是在培養閉藏的能力,在補腎。

保暖祛寒,保護機體陽氣免受侵襲

大雪時節,氣溫寒涼,早晚溫差大,此時衣服宜保暖貼身,不使面板開洩汗出,保護機體的陽氣免受侵奪。晚上睡覺時應多加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可以避免多種疾病的發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老年人尤需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中醫認為,人體的頭、胸、腳這個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襲,故這三個部位應重點保護好。頭為“諸陽之會”,冬季外出應戴一頂帽子,大約可減少頭部60%的熱量散失。冬季易出現咽部發癢,咳嗽有少量清痰,服止咳藥作用不明顯,這與頸部、前胸受寒有關。尤其對頸椎不好的人來說,冬季應穿高領衣服,出門戴圍巾。用長圍巾系在胸口護胸,還可減少寒冷對心臟、脾胃的衝擊。俗話說“寒從腳底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層較薄,保暖性較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使抗病力下降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大雪時節要特別注意足部的保暖。此外,一些人喜歡冬浴、冬泳,這是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應謹慎。冬浴、冬泳時,人體的陽氣會被冷水這種陰寒之物奪走,從而無法再完成固護自身、清理垃圾的任務,容易出現粉刺、黑斑等寒凝之物,甚至落下一身的病。

藉助天氣優勢,養陰補腎

大雪時節,地凍天寒,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需增加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以便產生更多的能量滿足機體的需要。這時可以適當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以補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益氣補血,滋養身體。這時也是一年中陰氣較盛的季節,如果藉助天氣的優勢養陰,則可以調整體內的陰陽平衡,對陰虛體質的人尤其重要。中醫認為水是至陰之物,因此隆冬之際多喝水可養陰。一般每日喝水量不應少於2000ml~3000ml(即常說的“8杯水”,一杯約300ml)。一天中有三杯水是必須要喝的:第一杯水是早晨起來喝,可潤腸燥;第二杯水是下午5點喝,可滋腎陰;第三杯水是晚上9點喝,可養心陰。此外,可以多吃養陰之品,包括水生植物如水稻、藕等;越冬植物如大白菜、蘿蔔;背陰處生的植物,如冬菇、蘑菇;冬季成熟的食物,如冬梨、冬棗;體溫偏低的動物如水鴨和魚等。那麼,除了食補,在冬季補腎的諸多藥物中,首推蛹蟲草,這是因為它屬於血肉有情之品,是一種具有滋補強壯,填精益血作用的動物藥。它的功效可以媲美冬蟲夏草,但比冬蟲夏草便宜,適合身體怕冷、手腳冰涼人群,特別適合腎陽虛人群,但陰虛、無心煩躁人群少用,可與牛肉、羊肉一起煲湯,燉湯喝。除此之外,龜與鱉也是補腎效果極好的兩樣血肉有情之品。相比之下,龜滋陰效果更強,可健骨,補血,養心;鱉長於軟堅散結,且對於緩解腫塊、腫瘤效果更好。

冬季補腎三大誤區需注意

實際上,僅有補腎佳品還遠遠不夠,一些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冬季補腎誤區一定要引以為戒!不固精元。為什麼很多人滋補卻沒有效果?腎精封固、充滿,身體就有力量,如果腎精不固,往下漏,上面補了也沒有效果。所以,補腎的同時,需固精元。只補腎。很多人腎虛光補腎,這是誤區。後天脾胃補養,五臟之精有餘是腎精的來源,而先天之精是有限的,須得到後天之精的充養才可以源源不斷,通過補脾,脾臟功能健旺,吸收更多營養,就能養先天之精。所以,補腎的同時要補脾胃,還應兼顧其他臟腑。峻補。它適合治病,但不適合養生。如果是慢性疾病,特別是中老年養生,要慢慢來,不要急於求成,需要循序漸進地緩補。總之,大雪時節只有做好了養“藏”,腎精才能得到切實的充養。這就是冬季的“養藏之道”,違背了這一規律,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即足少陰腎經的精氣得不到閉藏,腎中命門之火外洩,使腎水沉寒,不能滋生肝木(五行之中腎為肝之母),到了來年春天就容易發痿證(春季對應於五髒中的肝臟),導致氣血厥逆,肝氣的生髮不足,又容易孳生一系列的病症。同時,這也是中醫“治未病”理念的重要體現。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101歲長壽老人,骨骼年齡才75歲,祕密不是常運動,而是這2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