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中說:"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則非特無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說明服中藥方法的恰當與否,對療效有相當大的影響。因此,了解歷代醫家對方劑服法的運用經驗,對於我們合理選擇服藥時間,發揮藥物的最佳效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湯液本草》指出:“藥氣與食氣不欲相逢,食氣消則服藥,藥氣消則進食。”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藥物與食物不宜同時服用,二者必須間隔一段時間。因此一般中藥方劑皆選在兩餐之間服食,即上午九至十點,或下午三至四點各服一次,如須服用三次,可在臨睡前再加服一次。除此之外,還有幾種不同的服藥方法需要注意:
1.空腹服 東晉時期著名醫藥學家葛洪說:“未食內虛,令毒勢易行”。多用於實證疾病,特別是積滯、瘀血、水溼等病證。從部位上看,它適宜於治療人體心腹以下的疾病(如胃、肝、腎等)。另外,補益方劑多滋膩礙胃,宜空腹服;驅蟲劑也宜空腹服用。具體服藥時間包括:天未明時服(如雞鳴散);平旦時服(如十棗湯);飯前服(如三大承氣湯)等。一般來說,飯前空腹服藥,可使藥力得到充分發揮。
2.飯後服 適用於人體胸膈以上的疾病。飯後服藥能使藥性留連於上。中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即說:"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傳統認為:上部的疾病,如耳、目、口、鼻、五官等疾病都宜採取先食後服藥。偏於滋補調攝類的藥物也一樣,如葛洪說:“服治病之藥以食前服之,服養生之藥以食後服之。”需要說明的是,對腸胃有刺激性作用的藥物也宜飯後服以減輕胃腸部的不適。
3.頓服 《簡明中醫辭典》謂“頓服”是“指一次較快地將藥物服完”。“頓”既作速度,又作次數。通常指病情較急者,煎好後立即服下,取急病急治之意。東漢醫學家張仲景《金匱要略》載的治急症吐衄的瀉心湯、治腸癰的大黃牡丹皮湯等屬於此類。一般的高熱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小兒急症等亦採用頓服法。
4.睡時服 服用安神藥和治遺尿症藥物常採用此種服法,睡前服藥能使藥效及時發揮作用。
5.不拘時服 急性病、嘔吐、驚厥、石淋及咽喉病須煎湯代茶飲者均可不定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