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不少人忙著加班熬夜,生活不規律,身體發出紅燈訊號:上火、眼乾、黑眼圈、腰痠背痛,特別是胃部不適:胃痛、胃脹、反酸、噁心等,消化系統疾病已成為困擾人們的主要問題,這些小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造成更大的健康隱患。

《內經》上說 "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稟氣於胃",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消化食物,食物經胃的消化下傳小腸,其精微部分經脾的運化而營養全身,所以稱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對飲食水谷的消化功能稱為"胃氣"。

中醫十分重視"胃氣"的盛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如果把人體比作一臺運轉的機器,五臟六腑是車輪,那麼脾胃就是軸承,如果不注意保養,軸承生鏽了,機器就運轉不了。

胃痛是一個常見的症狀,很多人都青睞服用治胃痛的中成藥進行調理。的確,中醫藥在調理胃腸道方面,經驗豐富,也誕生了許多經典中成藥。但很多人只是盲從藥物,並不懂正確的用藥"門道",其實胃痛也分不同情況的。

肝鬱氣結、肝火犯胃引起胃痛胃脹的原因

生氣、鬱怒的時候肝鬱氣結,犯脾胃而導致疼痛。主要表現就是在情緒煩躁鬱怒的時候病情發作,容易打嗝、胸悶,同時喜歡嘆氣、大便不暢。除了這病機容易理解之外,調治之道也是非常成熟。

若肝火犯胃,則吞酸嘈雜;火邪循經上炎,則口臭,牙齦腫痛,出血等。若津液損傷則便祕溲赤,舌紅苔黃,脈滑數。

胃熱,即是胃火。中醫分為熱鬱胃中、火邪上炎和火熱下迫等。多由邪熱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過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熱;或因氣滯、血瘀、痰,溼、食積等鬱結化熱、化火,均能導致胃熱(胃火);肝膽之火,橫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熱(胃火)。

肝鬱氣結、肝火犯胃引起胃痛胃脹的中醫治療方向

胃疼怎麼辦?大部分胃病患者都有過這樣的體驗:胃痛常常在工作時間不期而至,身邊又沒有任何藥物,以至於弄得自己狼狽不堪,而胃痛卻依然得不到緩解。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希望可以幫你緩解疼痛。

治胃先理脾,理脾先疏肝,張仲景《金匱要略》明述:"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足見肝、脾、胃三者之間的密切關係。這種治療的重點就是祛溼化濁,排出中焦濁氣,令脾胃之氣得以復健;疏解肝鬱、肝脾同調,健脾、理氣、疏肝。但是要注意:因為每個人體質不同,所以要請中醫師辯證指導,隨症加減。如果能辯證準確,應用得當,療效是比較顯著的。

胃病就像感冒一樣常見,不同的是感冒兩三天能夠痊癒,而胃病卻非一日之痛。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病根卻一直在的,令人頭痛。現在胃病已逐步年輕化少年化。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些飲食方面輕鬆養胃的好方法。

胃痛飲食注意事項

1、多食清淡,少食肥甘及各種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

2、謹防食物中的過酸、過甜、過鹹、過苦、過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

3、有吸菸嗜好的病人,應戒菸。

4、長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應定時,間隔時間要合理。

5、急性胃痛的病人應儘量少食多餐,平時應少食或不食零食,以減輕胃的負擔。

6、平素的飲食應供給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利於保護胃黏膜和提高其防禦能力,並促進區域性病變的修復。

7、烹調宜用蒸、煮、熬、燴,少吃堅硬、粗糙的食物。進食時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與唾液充分混合後慢慢嚥下,這樣有利於消化和病後的修復。

不好的生活習慣與疾病密切相關,脾胃是後天之本,要養好脾胃,先從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始做起吧。一旦患上胃病,想要快速痊癒是不可能的,告訴你可以的,不用猶豫都是騙你的。胃病三分治七分養,生活中的調養也十分重要。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喝酒後,若不做這2件事,或許可以降低對身體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