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宮頸癌細胞透過分娩過程進入新生兒肺部,並讓他小小年紀就患上肺癌,此前全球沒有記載紀錄,圖源Pixabay。

撰文 | 驍 銘

責編 | 葉水送

最近,日本兩個尚處於幼年階段(一個2歲、一個6歲)就罹患肺癌的小男孩引起國際醫學界矚目,他們在治療過程中均切除了肺葉,有關他們患癌的原因,著實會讓人大吃一驚。

一直以來,肺癌是癌症中的頭號殺手,常年居於各類癌症死亡率之首[1],空氣汙染、吸菸與遺傳因素都是肺癌發生的重要原因[2],但這兩名幼兒患肺癌均因為他們的母親都是宮頸癌患者,她們在生產不久後都因癌症死亡。

01 腫瘤在母嬰之間的垂直傳播是否常見?

沒錯,癌症的傳播途徑中確實有母嬰傳播這一項。早在1949年就有這樣的病例報道:癌細胞可穿越胎盤屏障進入胎兒體內,而且在以往的病例中,母親血液、面板和肺部的癌細胞可能是透過血液傳播的(經胎盤進行母嬰傳播),並通常可以向嬰兒的多個器官傳播(如腦、骨、肝和軟組織)。在一些病例中,也有一些嬰兒的腫瘤發生了自發性消退。

但這種病例十分罕見。為什麼罕見?畢竟胎兒和母親間存在胎盤屏障和同種免疫反應(alloimmune response),大大降低了這樣的傳播機率。有多罕見?大約每50萬個患癌母親只會產下1個患癌嬰兒[4]。

病例一:2歲,接受免疫治療、肺葉切除手術,母親因宮頸癌死亡

我們來一起看看這兩個病例。

第一個小病人年齡23個月,因咳嗽2周到醫院就診,可是CT檢查與組織活檢結果顯示:他兩側的肺葉中有很多個沿著支氣管分佈的腫塊,病理學診斷為局灶性腺分化的肺神經內分泌癌。其母親在妊娠39周後透過正常分娩誕下此男嬰,且分娩前7個月並未檢測出宮頸病變。但在嬰兒三個月大時,其母親被診斷為宮頸鱗狀細胞癌。值得一提的是,患兒的母親此前並未接種過HPV疫苗。

因為當時母親腫瘤的組織學特徵與患兒的不同,因此並未懷疑腫瘤是母親“傳染”給兒子的。

但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醫院使用高通量測序技術檢測了母親與患兒腫瘤組織中114個癌症相關基因的突變,並與他們的正常組織序列資訊進行比對後發現:母親與患兒腫瘤中的KRAS和TP53基因存在相同位點的突變,患兒的腫瘤中缺乏Y染色體,且二者腫瘤組織中均檢測出18型HPV陽性。這些證據共同表明,腫瘤是由母體傳播給該患兒的。

對母親和患兒的腫瘤組織測序後發現,二者存在相同的基因突變,圖源NEJM。

此外,母親體內還存在47個外顯子的SNP(單核苷酸多型性)位點沒有遺傳給患兒。

最終,醫生使用納武利尤單抗(Nivolumab)對患兒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治療,並進行了肺葉切除術對其癌症進行根治。但患兒的母親卻沒有逃過此劫,因宮頸癌去世。

隨著治療週期的逐步進行,一號病人的肺部病灶在慢慢變小,圖源NEJM。

病例二:6歲,接受多輪化療、左肺切除,母親切除輸卵管兩年後仍去世

第二個小病人在發病時已經6歲了,也是個小男孩。

有一天,他感覺左胸疼痛,去醫院進行CT檢查後發現,左肺部有一個直徑6cm的腫瘤,並且被診斷為黏液腺瘤。但正常來說,在肺部原發性腫瘤中,這種型別的腫瘤很罕見。

這顆巨大的腫瘤佔據著小男孩的左肺與支氣管,經過半年的化療後腫瘤明顯減小(左三列圖),但於出院後三個月復發(最右側圖),圖源NEJM。

這個孩子的母親在懷孕期間曾檢出子宮頸息肉瘤,但由於當時的細胞學檢查為陰性,因此在妊娠38周後,該母親正常誕下此男嬰。分娩後進行的組織活檢發現該部位病變為腺癌,因此她在分娩後3個月進行了子宮與雙側輸卵管卵巢切除手術。

而這個得病的男孩,在接受了多輪化療之後,病情由好再轉到復發,最終不得不選擇切除左肺,且術後15個月再無復發。其母親也進行了輸卵管和卵巢的切除,最終在術後兩年死亡。

與第一個小病人如出一轍的是,這名患兒的腫瘤組織中的致病性基因突變與其母親一致,缺乏Y染色體、腫瘤組織中都檢測出16型HPV陽性。而關於第二位患兒為何直到6歲才出現臨床表現這一現象,研究者猜測可能是兒童的免疫反應影響了腫瘤的生長速度。

第二位小患者的腫瘤組織中同樣存在與母親腫瘤組織相同的SNP位點,圖源NEJM。

02 如何避免悲劇重現:打HPV疫苗、定期檢查

從上圖中我們不難發現,宮頸癌在所有癌症發病率中位居第八位,這是一種很可怕的疾病,導致宮頸癌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HPV(人乳頭瘤病毒)持續感染。

據統計,90%以上的宮頸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5],而預防該類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除了定期做好婦科檢查,就是接種HPV疫苗。

目前,二價、四價和九價HPV疫苗可針對不同型別的HPV,且均具有顯著的預防功能,為廣大女性提供一道堅實的防線[6]。

參考文獻

[1] Erratum: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2020, 70(4):313-313.

[2] 吳開松. IL-1基因多型性、吸菸、飲酒與非小細胞肺癌發生的相關性研究[D].武漢大學,2010.

[3] Arakawa A, et al. Vaginal Transmission of Cancer from Mothers with Cervical Cancer to Infants. N Engl J Med. 2021 Jan 7;384(1):42-50.

[4] Greaves Mel, Hughes William. Cancer cell transmission via the placenta.. 2018, 2018(1):106-115.

[5] 郭小青,等.宮頸癌的病因及治療方案[J].養生保健指南,2018,000(038):283

[6]喬友林,趙宇倩.宮頸癌的流行病學現狀和預防[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誌,2015,11(02):1-6.

13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肺癌治療時,醫生說的維持治療和“空窗”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