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是健康?有人說是能吃能睡,有人說是不生病不吃藥。而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健康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
看似難以定義的健康,其實也有可以“量化”的標準。
水是維持人體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質。
《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成年男女每日攝入的純酒精量分別不超過25g和15g。
武警總醫院普外副主任醫師高宏凱推薦了一個飲酒公式:
一般來說:
飲用40°以下的低度數白酒,不能超過100g;40°-50°的中度數白酒,不超過50g;50°以上的烈酒不要超過25g;葡萄酒度數相對較低,但也不要超過150ml。根據日本鳥取大學萩野浩教授的研究,用體重和年齡可估算骨密度和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運動時的心率狀態,可幫助衡量運動強度,防止運動不當或過量。
體脂率又稱體脂百分數,反應人體內脂肪的含量。
男性體脂率在25%以上、女性在30%以上,屬於肥胖,患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的風險較高。這類人應多吃蔬菜水果,適當吃瘦肉,避免高脂、高鹽、高油飲食,同時配合運動,減少體脂。
男性體脂率為14%-20%、女性體脂率為17%-24%,屬於偏瘦,應加強運動、補充蛋白質等,提高體脂率。
男性體脂率低於5%、女性低於15%,可能引起身體功能失調,建議及時就醫。
握力是生命力的一種象徵。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曾刊文指出,握力不夠的人更可能患心臟病或中風。
研究發現,握力每增加1kg,死亡風險減少3%。中老年人如果力量不夠可以握核桃或養生球,逐漸增加負荷。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提出了一個幸福公式:
想要提高幸福感,不妨從小事入手。比如無聊時讀本書、約朋友看場話劇、給路邊的流浪貓準備一份食物等,都能提升幸福感。
最有效率的人通常不是最“勤奮”的人。工作時間過長,人體會感到異常疲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