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喝茶要講科學,飲茶對身體固然有益,但若飲用不科學,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1) 喝茶要適量

喝茶過多過濃不好。茶葉內各種成分雖對身體有益,但若過量、過濃,這些成分對身體健康是有害的。

如小量咖啡因可以提神,但大量則增加心臟負荷,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高血壓患者,忌喝濃茶;咖啡因還可遏制鈣在消化道中的吸收,並增加尿中鈣的排出,造成體內缺鈣而誘發骨中鈣質流失,長此以往,就會出現骨質疏鬆,並容易發生骨折。

多酚類物質過多亦會增加胃酸分泌,使胃有不適感。

茶葉中含氟量比其他食品高,若飲茶過多,氟在體內積累,容易引起氟中毒,影響到各種器官的功能。

另外,茶葉中有一些有害成分,如鋁元素,茶科植物對鋁有較大的親和力,可從土壤中吸收。喝茶過多,對鋁的吸收量過大,對大腦不利。

日本專家研究表明,紅茶的含鋁量最大,所以飲紅茶更應注意適量。

(2) 忌飯後一杯茶

關於飯後飲茶是否有利於健康的問題,有不同的說法。

有人認為飯後飲茶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去油膩,所以有不少人有飯後一杯茶的習慣。

有些專家卻認為,飯後立即飲茶不好,因茶葉中含有大量多酚類物質,可與食物中蛋白質及鐵等金屬離子發生反應,生成難以溶解的物質,不易被胃腸黏膜吸收,增加腸胃負擔,時間長了會導致體內缺鐵,嚴重者還可引起貧血。

一般來說,在飯後1.5小時後,食物中的鐵質基本上被吸收完,飲茶不會影響鐵的吸收。

(3)不要空腹飲茶

空腹飲茶可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另外,空腹飲茶,茶水中不良成分容易被腸胃吸收,進入血液後有可能出現頭暈、心慌、無力等症狀。

(4) 不要多飲新茶

因新茶中含有較多的多酚類、醛類和醇類等物質,這些物質對胃腸黏膜有刺激作用。飲用新茶多了可出現噁心、嘔吐、胸悶等症狀。但在茶葉存放過程中,因發生氧化反應,這些物質會逐漸減少。

(5) 用沸水沏茶不好

沸水可破壞茶中不耐高溫的營養物質,如維生素C等。

試驗表明,用100℃的水徹茶,經過七八分鐘後,茶中的維生素C被全部破壞。

沸水還可使茶葉中的有害物質茶鹼大量析出,飲後對身體有害。

但如水溫過低,茶葉中的香氣又難以發揮。用70℃的溫開水泡茶最為適宜,維生素C可保留60%~70%。茶水的色、香、味也好。

(6) 茶葉不宜反覆沖泡或長時間沖泡飲用

茶應即衝即飲,因浸泡的時間越長,有害物質浸出率越高,對人體健康不利。

實驗表明,茶葉中營養物質在第一次沖泡時就有80%被浸出,第二次達到95%。

也就是說,經過二次沖泡,絕大多數的營養物質已被浸出。

從茶葉香味來看也是這樣,頭一兩次香味很濃,而到第三次沖泡時就淡得多了,第四次沖泡出的茶已經是淡而無味了。因此,一般以沖泡三次為宜。

(7) 注意泡茶時間與浸出物關係

一般來說,泡茶2分鐘後,茶中的咖啡因基本上全部浸出,此時喝茶,有提神興奮作用。

泡茶3分鐘後,多酚類物質漸漸浸出,並逐漸抵消咖啡因的作用,泡茶時間越長,咖啡因作用越弱。

泡茶5分鐘後,有止渴消食、去煩解膩作用,如果要避免因飲茶引起興奮,可將3分鐘內泡的茶倒掉重新再泡水喝。

(8) 應根據季節變化飲不同的茶

春季宜飲花茶,因花茶可促進人體陽氣升發,散發冬天積在體內的寒氣。

夏季飲綠茶較好,因綠茶性寒味苦,有清熱、消暑、解毒、促消化等作用。秋季宜飲烏龍茶,因烏龍茶不寒不熱,可清除體內的餘熱,恢復津液。

冬季飲紅茶較好,因紅茶味甘性溫,含豐富的蛋白質,有滋補作用。

(9)忌以茶送藥

不論是服中藥或是西藥,都不宜用茶送藥。因茶中咖啡因、多酚類物質等會與藥物發生化學作用,因改變藥性而降低藥效,甚至變成有毒物質。

所以服藥後最少要等1~2小時後方可喝茶,並儘量喝淡。

(10)飲茶時不宜把茶葉食下

因為茶葉在加工過程中產生了致癌物質——苯並bi,由於苯並芘難溶於水中,所以在一般茶水中,它的含量是極其微小的,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

但茶葉本身含有苯並量比較多,如果飲後把茶葉都吃下去,就容易造成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因此,在飲茶時,最好不要連茶葉一起吃下去,以免誘發某些疾病。

今天不養生,明天養醫生,關注我,每日為您更新養生,健康小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如果您覺得幫助到您,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冬季刮痧,怎樣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