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越來越多的疾病“不請自來”了,主要就與吃喝有關,比如“拉”。現代很多人排便都不好,要麼便祕,要麼大便不成型,或是排便次數過多。無論是哪種,沒有了規律的排便,就容易使體內毒素不能按時排出體外。

排便不好的人,早晨起床後,做好4件事,助你的腸道健康 ,少生病

第1件:空腹吃個小蘋果

口腔潔淨後,空腹吃個小蘋果,主要是經過一宿的消化代謝,腸胃沒有食物,而吃個小蘋果,及時補充一些粗纖維,能喚醒胃腸的蠕動,從而利於糞便排出,利於改善便祕,促進腸道健康。

第2件:大口喝溫水

身體經過一宿的代謝,流失了很多水分,同時血液比較粘稠,血壓較平時偏高,若在吃個小蘋果後,喝些溫水,能起到沖刷的作用,促進粗纖維進入腸道,使腸道加快蠕動,利於糞便排出。

此外,早上大口喝溫水,還能讓身體快速吸收,改善體液和血液粘稠度,對心腦血管也有預防的作用。

第3件:揉下腹部

下腹部主要是肚臍眼以下,這裡主要是腸道,平時在飯後1小時後,可按摩按摩,這樣能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消化。

按摩時最好順時針方向畫圈按摩,每次10圈,利於糞便排出。此外,按摩時,在肚臍的左下方、右上角、左下角加強力度,因為這三處是大腸彎曲的部位,尤其是肚臍眼左下方,為乙狀結腸,是糞便堆積的重要部位。

第4件:早餐按時吃

俗話說“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上吃得像乞丐”,早餐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吃得營養均衡、易消化為宜。

經過一宿的消化代謝,胃處於排空狀態,按時吃早餐能及時補充身體能量,還能促進胃腸活動,易有便意。

排便時,若出現3種表現,可能是腸道病變了

一:出現便血

若排便時,出現肉眼可見的便血,可能是痔瘡,也可能是腸道病變引起的,主要看便血的顏色、氣味、狀態等判別。

若便血呈暗紅色、絳紫色或黑紫色,伴有大量黏液或膿血,可能是腸道內病變了。

二:排便規律改變

若一個人平時排便次數很有規律,沒什麼大礙,但突然出現腹瀉與便祕交替、或腹瀉次數多、便祕太嚴重,就要小心了。

三:大便形狀改變

正常情況下,大便呈圓柱形條狀。如果腸道內有腫物,可能會壓迫糞便,使排出的大便條變細、或呈扁條狀、槽溝狀、細條狀等,有時,變形的大便條上還有一絲絲血痕,一定別忽視。

出現上述幾種情況,建議及時諮詢專業醫師。

保護好腸道,記住“一戒、二定、三多”

“一戒”:戒熬夜

經常熬夜會影響身體代謝,促使體內毒素不能正常排出,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病變的可能。國外一項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能夠改變身體內腸道菌群的平衡,而這種情況會導致一些代謝功能的障礙,如引發肥胖、糖尿病等。

“二定”

1、定時排便

養成每天排便的規律。一般情況,一天中有兩個時刻最容易產生便意,一是早上起床後不久,二是在吃飯後不久。一旦產生便意,最好及時排便。若糞便不及時排出,對身體健康很不利。

2、定期檢查

目前,中國對腸癌早期篩查沒有明確的指南,加之,腸癌早期症狀沒有特異性,很容易被忽視。對正常人來說,40歲之後,每年篩查一次;40歲以下人群每3-5年篩查一次。但對高危人群者,如腸癌家族史、腸息肉家族史者,建議每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三多”

1、多粗纖維

平時可多吃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菌類等,能促進腸道的蠕動,利於糞便排出,從而改善和預防便祕。

2、多喝水

平時多喝些水,最好是白開水,也可是蜂蜜水。

3、多運動

多運動,少久坐,能提高身體新陳代謝,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建議,正常成年人每週進行3次以上,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運動,可減少腸道炎症,降低癌症的發生。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高血壓病友你得談談高血壓降壓藥——5大類降壓藥如何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