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血壓是我們非常常見的疾病,病人服用的各種降血壓藥物也是各種各樣,歸根結底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降低血壓,保護器官、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最簡單最常見的降壓藥降壓特點和機制
1、噻嗪類利尿藥(代表藥物:氫氯噻嗪)
應該小劑量使用,因為利尿會導致有效血容量過度減低導致器官供血量降低,可以單用,也和其他降壓藥物聯合使用,如...地平類(CCB)、...普利類(ACEI),臨床比較常用於聯合降壓
服用時間:最好早晨服用,晚上血流較慢,血黏度高,利尿後,會使血黏度進一步增高,增加血栓風險;再者晚上用利尿劑,小便次數增多,影響患者睡眠而間接影響血壓。
注意事項:
1、腹瀉時不宜應用利尿劑,因腹瀉會使血液濃縮,血黏度增高,利尿會增加血黏度,血栓和心梗發生概率增加。
2、注意藥物副作用,觀察有無乏力,頭暈不適症狀,因為長期服用可能會有電解質紊亂,如有不適醫院檢查複診。
3、痛風患者禁用噻嗪類利尿藥,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禁用吲達帕胺
4、利尿劑對性功能有一定的影響,長期使用噻嗪類利尿劑的男性,3%~32% 出現性功能障礙 ,可引起勃起功能障礙和性慾減退,精子數目減少,停藥後症狀可減輕或消失。
2、 β-受體阻滯劑降壓藥(美託洛爾、普萘洛爾)
注意事項:
1、要從小劑量開始,切忌開始即大劑量用藥。劑量應個體化,以避免心動過緩的發生。
2、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波動較大時,β-受體阻滯劑可能會掩蓋低血糖症狀。
3、可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及對糖脂代謝異常,而加重支氣管哮喘及糖尿病,血脂升高,加重心衰,因此有慢性肺部疾患及哮喘,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臟傳導障礙者應慎用。
4、若沒有醫師指導,不得突然停藥或變更劑量,突然停藥可出現交感神經活動亢進,血壓急劇升高,心率增快引起高血壓危象及誘發心絞痛及心肌梗死。所以長期服用β-受體阻滯劑患者不可突然停藥,必須停藥時要注意逐漸遞減劑量每 2~3 天劑量減半,整個撤藥時間應至少持續 2 周。
5、β-受體阻滯劑因有抑制心肌收縮力的作用,因此不宜與維拉帕米合用;不主張與利尿劑配合使用。
3、CCB類降血壓藥物有:,主要就是硝苯地平、尼莫地平,拉西地平以及氨氯地平這些降壓藥物。
(1)目前因短效 CCB 用藥後血壓下降過快,易引起低血壓反應,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血壓波動較大,目前在非緊急狀態時已不主張使用短效心痛定,多主張使用每日 1-2 次的長效 CCB。
(2)初始用藥時,少數患者出現面部潮紅、頭脹、心跳加速。 如初始小劑量用藥,適應後逐漸加大劑量,這些不良反應會較輕微。
(3)雙下肢輕度凹陷性水腫也是 CCB 的常見副作用,如在應用 CCB 時加用小劑量利尿劑就可以緩解,並可增強降壓的效果。
(4)CCB 和β-受體阻滯劑聯用會明顯地抑制竇房結活動和延長房室傳導時間,特別對於老年人,在心室功能不全和自身有心臟傳導缺陷患者,在使用這兩類藥物時,要密切關注心電圖監測 。
4、ACEI類降壓藥物特點,常見的藥物有::福辛普利、培哚普利、西拉普利、雷米普利、咪達普利、貝那普利、卡託普利.
1、該類藥物應從小劑量起開始使用,並逐漸加量到起效,尤其是腎動脈粥樣硬化的老年患者,避免血壓過度降低。患者要定期做腎功能和血鉀測定。
2、嚴重腎功能不全者禁用本品。雙側腎動脈狹窄與單個功能腎的動脈發生狹窄者,使用本品時導致嚴重低血壓和腎功能不全的危險性增高。
3、對於雙側腎動脈狹窄、脫水者以及孕婦應禁用該類降壓藥物。
4、ACEI 可以引起高血鉀 ,尤其在腎功能不全或合用保鉀利尿劑或口服補鉀藥物時更容易發生 [4]。
5、ARB類藥物會導致頭暈、眩暈等不良反應,所以駕駛及進行高空作業的人慎用。
ARB類藥物的特點,常見的藥物有:氯沙坦、替米沙坦、,纈沙坦(此藥和ACEI類藥物相似)
(1)使用時要減量,避免用量過大,血壓下降過快而致腎功能惡化。(同ACEI類)
(2)用藥前注意查血生化、肝功能及血鉀。
(3)可在進餐或空腹時服用,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時間服用。4)嚴重腎功能不全 者禁用本品。雙側腎動脈狹窄與單個功能腎的動脈發生狹窄者,使用本品時導致嚴重低血壓和腎功能不全的危險性增高。
(5)因 ARB 藥物會導致頭暈、眩暈等不良反應,所以駕駛及進行高空作業的人慎用。
(6)妊娠期高血壓及哺乳期女性患者不可用。
(7)對於正在使用解熱鎮痛藥患者,使用 ARB 會導致腎功能損害,甚至發生腎衰竭。
臨床醫生經驗:
1、氯沙坦和替米沙坦相比,纈沙坦(代文)具有更迅速、顯著和平穩的降壓療效。
2、纈沙坦(80 mg/d)和厄貝沙坦(150 mg/d)降壓效果相當,單倍劑量纈沙坦(80 mg/d)和雙倍劑量依那普利(20 mg/d)降血壓也相當。
3、ARB類乾咳明顯比ACEI類發生率低;
4、ACEI較為便宜,ARB副作用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