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在《乳房上的手術刀,希望之光:乳腺癌的解決方案之一》,瞭解到外科醫生的手術刀從粗糙走到精準的歷程。乳腺癌手術在100多年的歷程中,手術越做越小,生存率也越來越高,是否,在不遠的將來,乳腺癌患者不用手術,就能治療癌症呢?手術刀能夠解決大塊面積的乳腺癌,然而對於轉移和復發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癌細胞已經深入到身體各個部位,晚期轉移的患者,怎麼辦呢?
現代腫瘤治療學,早已經不僅僅是手術一種方法了。
癌症手術相當於人工除草,對付大面積的癌症有效,但是除不乾淨,“春風吹又生”;癌症藥物相當於除草劑,化療藥物能殺死所有長的比較快的植物,是焦土策略;靶向治療的藥物就精準多了,是針對特定的雜草。但是治療癌症的藥物成本很高,要對每一顆草噴灑除草劑。
但是,我們還心存疑惑,到底治療癌症的藥物有沒有效果?
這些藥物如何起效?
為什麼化療藥物如此昂貴?
目前手術不能解決的問題,藥物能否解決呢,藥物中的化學物質隨著人體的迴圈系統到達身體各處,在一路上不斷的識別和殺死癌細胞,這也是為什麼,在大多數情況下,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還有藥物治療結合在一起用的原因。用手術和放射線對抗大塊的腫瘤,用藥物對抗僥倖逃脫的癌細胞。
在尋找完美的治療癌症的藥物,人類經歷了三個階段;
首先讓我們瞭解完美抗癌藥物的定義:能夠殺死身體所有的癌細胞,但是絕對不會威脅到正常的身體細胞。
第一個階段:化療藥物的誕生。找到癌細胞最顯眼的特徵,就是它瘋狂的生長繁殖。
基於這個認知,人類發明了有效抵抗癌症的第一代藥物,也就是傳統的化療藥物。
自1953年,著名的DNA雙螺旋結構被發現(薦讀:《上帝的手術刀》)以後,人民馬上想到,癌細胞想要瘋狂的拼命的分裂繁殖,當然就需要不斷的複製自己的遺傳物質DNA,然後,完成細胞分裂,從一個細胞變成兩個後代細胞。
因此,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區別是,它自己內部製造DNA原材料,複製DNA,進行細胞分裂的功能非常活躍。
所以,生物學家猜想如果化學藥物能夠破壞DNA複製和細胞分裂過程中的任何一個步驟,這種化學物質有可能來對抗癌症。他們有的破壞DNA原材料的合成,比如甲氨喋呤。有的可以阻止DNA的自我複製,比如順鉑類藥物。有的可以破壞細胞分裂的過程,比如長春新鹼和紫杉醇。
這些藥物研製出來,本來是可喜可賀的好事情,遺憾的是這些藥物與其說是專門殺死癌細胞,還不如說是專門殺死人身體裡生長最快,最旺盛的所有細胞。這些化療藥物會對生長繁殖比較快的頭皮毛囊細胞(出現掉頭髮),胃腸粘膜口腔粘膜細胞(出現噁心,嘔吐,口腔潰瘍),造血細胞(出現骨髓造血抑制),甚至負責指甲生長的細胞(掉指甲)有著同樣的破壞作用。
第二個階段:靶向藥物的誕生。為了更精準的消滅癌細胞,生物學家努力的尋找癌細胞更精準的弱點—標誌性的基因變異,併發明出針對性的靶向藥物,這種藥物能夠定位,定向殺傷癌細胞,提高了化療的效果,減少副作用。
《我不是藥神》中,講的就是靶向藥物格列衛治療白血病的故事,靶向藥物是一個叫格列衛的主角,這個藥物憑一己之力,就能夠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五年生存率從30%提高到了90%,在很大程度上讓患者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乳腺癌也有自己的靶向藥物,在2010年4月中旬,來了一個乳腺癌轉移的病人,她的腹部長滿了腫瘤,而且腫瘤侵入腎臟和淋巴系統中。在她已經接受面對死亡的事實之後,在完全沒有希望的情況下,這位女士服用了這個藥物,結果幾個星期後她體內的腫瘤慢慢的消失了。15個月後當醫生為她再次做掃描的時候,已經看不到任何腫瘤的痕跡。美國癌症醫學家索力特發明出治療乳腺癌的大名鼎鼎的藥物——赫賽汀。
第三個階段:針對對耐藥癌細胞的靶向藥物。就像細菌會產生耐藥性一樣,癌細胞也會變異,它透過學習,改變結構,產生變異,從而有了耐藥性,把藥物拒之門外。假如一個靶向藥物能夠殺死99%的癌細胞,還有1%的癌細胞成了漏網之魚。根據這些耐藥的漏網之魚的癌細胞的生物學特性,研究針對變異癌細胞的藥。
一部分病人體內的癌細胞,裡面的一個叫EGFR的基因發生了突變,產生了一個非常活躍的突變蛋白,讓細胞開始惡性繁殖。2002年,一個叫易瑞沙的藥物上市,他專門結合這個突變的EGFR,起到殺死癌細胞的作用。
可是幾個月後,有一半的病人身體內癌細胞的EGRF基因,又出現了新的突變,讓易瑞沙根本找不到它,到2015年,一個新的藥物泰瑞莎上市,這個藥物可以輕易的認識突變的蛋白,重新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生物學家和醫學家在腫瘤治療的路上,一步步打怪升級,就像追殺逃犯一樣,不管偽裝成什麼樣子,一樣精準的識別,進行新一輪的打擊。到最後,這些藥物甚至把癌症變成裡一種慢性病。
今後,會不會不用外來的藥物,由外力到內力直接喚醒人體的自身力量,用自身的免疫系統來追殺癌細胞呢?
請看下一篇文章《乳腺癌的解決方案之三,免疫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