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氣虛,是因為胃氣虛弱而導致的胃失和降,或運化不良而導致胃脘部脹滿、隱痛,或者飲食減少為主要表現的證候,也經常會伴有口淡、口黏膩,食後腹脹,面色萎黃,氣短乏力、神疲倦怠等。勞倦所傷,飲食不節,久病失養,或其他臟腑的虛弱,都可以引起胃氣虛弱,並由此胃的受納、腐熟的功能下降,而導致氣滯中焦飲食不化,而出現的胃脘部的症狀。
胃氣不足,或伴有臟腑功能低下,氣血不足而導致的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氣短懶言等症狀,都是胃氣虛弱而影響到其他臟腑的功能。補益胃氣,以四君子湯為代表,人參,白朮,茯苓,淮山等藥物補益胃氣。而運化不良,需配合木香、砂仁等行氣和胃;配合半夏、陳皮等和胃降逆,而如果中焦虛寒者,配合乾薑、吳茱萸、肉桂等,都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
中醫講究以形補形,適當的食用豬肚或牛肚,有補脾胃的功效,能夠使脾胃強健,可以煲湯用,適當的加入黨參、白朮、大棗等藥材補氣養胃補氣血,或加入生薑、胡椒等能夠理氣散寒祛溼。
最新評論